□ 顾立军 吴敏平 程景伟
以社会组织身份亮相的异地商会是地方经济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之一和重要参与者。广东省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方向文近日称,作为社会管理的创新做法,广东正推行放宽异地商会准入门槛政策,以此缓解政府管理民营经济的压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日前的广东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上提出,要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重点培育发展公益性社会组织,重点探索社会组织枢纽式服务管理模式,提高社会群体自我管理的能力。
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以民间社会组织身份亮相的异地商会必须要有业务主管单位才能登记。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桥头堡的广东推出了诸多富有创新性的政策,其中包括取消业务主管单位,所有异地商会直接到民政部门登记;广东将异地商会的成立范围放宽到地级市,全国各地的地级市可以到广东申请成立地级市的异地商会;地级市民政部门也可以登记异地商会等。
作出以上表述的广东省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方向文称,广东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为广东异地商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宽广的前景。方向文建议,广东的异地商会要为成员企业的发展牵线、搭桥、铺路,在稳定的环境中同发展,同时还要“争面子”,树立良好形象,争取评上“高等社会组织”。
广州温州商会会长朱清国表示,商会组织的首要责任是将团队建立好,并树立起严明的规章制度;其次商会要义不容辞地倡议担当社会建设重任,力促社会稳定、和谐。
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李春阳称,目前异地商会在广东已经达到超过200家,活跃在南粤大地上的异地商会企业家不愿意将自己当作旁观者、异地人,近年来,他们为广东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