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8月27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华尔街将重估移动互联网商业价值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过去半年,从硅谷到华尔街,人们一次又一次讨论泡沫这个主题。据Dealogic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在美国上市的科技公司共融资48亿美元,这是自2000年以来科技IPO融资规模最高的一个季度。

  科技泡沫2.0终结的开始?

  

  按照5月份已经上市的Linkedin的估值水平,苹果市值将达到数万亿美元。团购网站Groupon去年运营损失4.2亿美元,但它接下来可能会取代谷歌,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科技股IPO。再接下来,就是Facebook,这家还未上市的公司估值已经达到千亿美元的级别。

  人们又想起了1999年的科技IPO狂潮。但当全球市场在近期陷入剧烈的动荡时,科技类公司大多跌幅居前。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不断加剧,对许多企业家和投资者来说,他们避免不了这样一个话题:这会是科技泡沫2.0终结的开始吗?

  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告诉记者,许多讨论泡沫的人都是在圈子之外的,投资人愿意将资金投入到这些公司,“这些美国投资人又不是傻子”。

  不过在今年2月份,当时还担任谷歌CEO的施密特在谈到社交网站Facebook,游戏开发商Zynga的高估值时,他说,“很明显有泡沫迹象。但估值就是这样。人们相信这些公司未来能够有巨额的销量。”

  近日,摩根士丹利也加入了摩根大通的行列,将Linkedin的股票评级从“买入”下调至“持有”。在摩根士丹利下调前,Linkedin刚刚发布了强劲的季度盈利。摩根士丹利称这样的业绩“令人称赞”,但下调的原因仅仅是基于估值。摩根士丹利说,这家公司股价是2014年税前盈利的30倍,其股票“过分膨胀”,没有上涨的空间。

  

  估值逻辑突变

  

  当市场动荡时,IPO市场往往第一个受影响,投资者很难信任一家没有任何交易历史的公司。而那些近期已经上市的公司,Pandora、人人、优酷等公司也早已跌破发行价。

  在高原资本创业投资董事总经理涂鸿川看来,以中国概念股为例,“迅雷和盛大文学没法在美国上市,其实就是一个泡沫。”涂鸿川是奇虎360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16%。

  但他认为,这并不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泡沫,“市场对优酷、人人这些公司重新评估,实际上说明有一个小的泡沫存在。”

  涂鸿川说,中国很多公司,如电商都是用销售的倍数来推算估值。因为电商销售增长很快,他们许多还没有上市前市值就已经超过10亿美元。这些公司往往销售额很大,但毛利率低,利润率也就更低。

  

  泡沫修正还是终结?

  

  涂鸿川将目前的市场下跌与2000年的科技股泡沫破灭进行了对比,优酷、人人公司从最高价下跌都曾达到70%,但市值依然有20—30亿美元。“而在2000年的时候,公司一掉下来,股价就只有一两块钱,或者市值一两亿美元。”

  他还说,上一轮泡沫中有大量的重工业公司,如电讯行业的一些公司在设备方面需要有大量资金投入,一旦市场下行将对这一类公司产生严重影响。但这一次大多数都是互联网轻工业公司,对资金的需求并不大。当经济不景气时,他们并不需要烧钱,可以依靠自己的利润避免裁员或者倒闭。

  但总体来看,涂鸿川认为近期市场下跌不一定是坏事,“前一段时间阿猫阿狗都可以去美国上市,这才是真正危险的。因为太多公司能上市就会有一些害群之马。”

  他认为目前市场处在修正之中,而不是泡沫的破灭,在真正的泡沫破灭之前,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吴晓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