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沙洲
面对中药材涨价带给中药产品的巨大成本压力,东阿阿胶、天士力、云南白药、江中制药、三九医贸、滇虹药业和康美药业选择了携手同行应对困局。7家龙头中药企业的负责人7月初在青岛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品牌药企沙龙(简称APS)上,达成共识并签订了合作备忘录,表示将尽快着手探求在“中药材种植基地以及种源基地建设”、“中药材种植技术的研发、培训并对种植户信息输入”、“中药原材料的储备与交易平台的构建”“自我保健、科学养生的市场氛围营造”等方面进行合作。
未来锁定大健康产业
据悉,APS组织系由东阿阿胶、江中制药、天士力、云南白药、三九5家国内品牌药企于2010年4月发起成立,采用轮值制度,每年举行两次。在去年底和本届沙龙上,滇虹药业和康美药业先后加入了APS组织。自此,APS组织已经囊括了7家国内品牌中药企业。
目前这7家成员均将其未来锁定了大健康产业。一个以推动全民健康、保证用药安全为匠心,以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品类拓展为手段的大健康梦已经初现雏形。东阿阿胶确定了‘药品—保健品—食品’的发展战略,滇虹药业在大力推进医药和日化、保健品的“一体两翼”战略,云南白药在向日化领域延伸,康美药业则通过外延式扩张在上游产业动作频频……
按滇虹药业董事长郭振宇的话说,这张大健康版图的指向标是公民健康意识的提升,而APS应该充分发挥这个组织的品牌效应,普及公民健康意识、宣传正确用药的理念,同时也可以向消费者承诺,只要是APS成员生产的药,就一定是放心药,是安全药。
原料涨价成中药企业之“痛”
然而,原料涨价而给APS药企的大健康产业发展带来了困扰。据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在全国537个药材品种中,超过八成药材价格上涨,平均涨幅为109%,个别药材的涨幅高达400%。而与其他农副产品的价格过山车不同,中药材价格未见掉头之势,截至目前,已迎来第七次涨潮。
本届APS轮值主席、东阿阿胶总经理秦玉峰指出,该公司复方阿胶浆主用原料之一红参每吨上涨了4.7万元,云南白药董事长王明辉也称白药去年在原材料采购上的多支出了4000万,加之人力成本上涨、融资成本增加等因素,中成药及中药饮片类生产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成本难题;但由于医药行业关乎国计民生,政府对于基本药物目录内的产品实行严格限价,导致这部分产品毫无提价空间。而除此之外,人力成本、融资成本上涨等等难题都成为并发症,部分企业已经出现了价格倒挂的现象,有的中药产品被迫减产或停产。目前这种情况已经损害到中药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严重影响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携手破解原材料涨价困局
为了应对原料涨价,很多企业已建或者预建原料基地,以此来掌控上游资源。甚至采取囤积原料。然而,受资金、土地、种植习惯、区域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自建原料基地具有局限性;囤积原料也不是长久之计,康美药业囤积三七,就曾引来行业和媒体的众多非议。
如何才能破解原料之困?上述困忧各成员均表示这并非依托一己之力可以改变。对此,参会药企负责人深入商讨,有意协力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秦玉峰提议:“APS组织内是否可以率先尝试合作,通过共建原料基地、共同搭建储备交易平台等方式切实从根本上保证原材料的安全?”轮值主席提出的破解之道得到了参会成员的广泛认可。会上,与会者就共建中药材种植基地及原料储备交易平台形成共识。这意味着,到上游去,已经或者即将成为中国制药企业的共通之路。
据悉,一个由7家企业代表组成的工作组也将在会后成立,任务是落实种植基地地点等合作具体细节,力争在年内见到合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