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0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两次青海行 一世青海情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哈尔滨翔鹰集团董事长刘迎霞

  □ 毛翠香

  

  “我对青海有特殊的感情,青海给我的印象不仅仅是资源丰富,风光优美的‘江河源头’之地,更是震撼了我心灵和凝聚了我情感的地方。”

  一路风尘仆仆出席青洽会各项活动的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哈尔滨翔鹰集团董事长刘迎霞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大美青海的自然之美曾经感染过我,但真正震撼我心灵并凝聚我情感的,却是玉树地震后我对地震灾区的救灾之旅。经过那次洗涤心灵的访问,我才深深感受到青海是真正的大美之地。”刘迎霞发自内心的一番真情表白,深深感染着记者。

  “4·14”玉树地震发生后,看到一幕幕灾区居民经受的悲痛和困难,灾区救灾物资急缺的情况,决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玉树的灾民战胜灾难。在全国工商联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协调了军用运输机,给灾区同胞送去了凝聚了很多民营企业家爱心和情感的救灾物资。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广大民营企业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一踏上灾区土地,我就被一幅幅救灾场面所震撼。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地区,来自青海和全国不同地区的救援人员,在高原缺氧和昼夜温差较大的困难环境下,夜以继日地展开救援活动。那种在灾难面前团结一心与灾难作斗争的坚强毅力,那种在废墟上迸发出的人性光辉,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洗礼。青海人民这种在灾难面前的坚毅性格,不仅能支撑家园的迅速重建,更代表并展示着青海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延续,一定会在灾区的重建中,在青海未来的发展中结出丰硕的成果。

  谈到这次参加青洽会,刘迎霞说:这次是我继去年玉树地震后,再一次踏上青海大地,我对青海又有了全新的感觉。

  在谈到青海未来的发展需要更好地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的问题时,刘迎霞女士认为,青海未来的开发,需要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青海资源种类的多样性和空间分布的复杂性,决定着青海的发展不能完全走大规模开发和大企业开发的模式,需要更多地依靠小而精、小而专的开发模式”。这样的开发模式,一方面可以使开发布局或企业布局更好地贴近资源的空间分布,并且使更多的当地居民能够分享开发的成果;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使经济开发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这一开发和发展模式,客观上给我国分布在各个领域的民营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按照国家西部大开发规划和西部大开发产业政策的要求,像青海这样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要立足于当地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而我国量大、面广的广大民营企业,恰恰最适合在青海未来特色产业发展中,找到发展空间。我国广大的民营企业家们能吃苦、善经营、敢创新的企业家精神,也会在青海这块有待进一步开发的处女地上,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她认为,青海未来的开发和发展,需要更多地依靠并吸引民营企业的参与和投入。希望青海省委、省政府能在政策和发展环境上,为民营企业参与青海的开发开放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