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30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井巷深处一面旗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记兖矿集团公司优秀党员、济三矿综采二队检修班班长刘红卫

  他是一名共产党员,用自己的无私奉献体现着先锋模范作用;他是一名班长,用自己的模范行为锻炼成采煤一线领头雁;他是一名技术标兵,用自己的辛勤劳动绽放出青春风采。

  他就是山东兖矿集团济三矿综采二队检修班班长刘红卫,先后获得矿、集团公司“优秀专业技能人才”、矿技术比武“采煤机组第二名”、“金牌员工”等多项荣誉称号。

  

  技术攻关显身手

  

  1992年技校毕业的刘红卫为自己定下规矩:结合现场设备和维修情况,对《采煤机操作规程》、《采煤机电气控制图册》等专业书籍每天坚持学习1小时,每次下井他都随身携带小本子,随时记录设备运行时出现的问题、诊断过程及维修方法。

  2007年8月,53下05工作面13°大倾角与断层同时出现,采煤机导向滑靴磨损快,经常出现爬齿、断齿排的现象,需要频繁更换新滑靴,安全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有时一个月内更换7、8次新滑靴,每更换一次影响生产3个小时,影响采煤约4000吨,心里真是着急呢。”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刘红卫记忆犹新。为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刘红卫上井后顾不得吃饭睡觉,查图纸,看资料,现场反复测算数据,与工区技术人员商量后,将原支撑滑靴焊接加厚2cm耐磨板,使煤机重心位置向采空区移动,提高了煤机割煤速度和过断层能力,平均每天比原来多出煤3刀左右,难题迎刃而解。

  他还积极推广先进操作工具和先进操作法,工作面大部件更换时间比正常缩短20%。多年来,他参与小改小革20多项,都取得良好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

  

  担当重任领头雁

  

  出色表现赢得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2007年5月,刘红卫被委以重任,大家一致推选他为班长。对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他不畏艰险,克难求进,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的风采和领头雁的风范。

  刘红卫的检修班主要负责综采设备检修、维护工作,84名职工素质参差不齐,为尽快提升全班人员的维修技能,刘红卫当起了“讲师”。每天下班后,都要带领班组成员学习现场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相关维修技巧,对班组成员进行技能再培训。目前,班组成员有6人获得技师资格,60%以上职工拥有中级工资格。检修班获得集团公司“优秀班组”,煤业公司“创新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俗话说:“出炭不出炭,关键在机电”。去年,综采二队承担了“争创复杂地质条件下年采300万吨综采队”创业竞赛项目,全年先后在53下05(北)、163下02c二个“孤岛”工作面生产,断层多,冲击地压明显。在这样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刘红卫完善包机责任制,创新实施设备“四检”制度保养法,变事后抢修为超前排查,强化机电设备动态维修保养,严格检修质量考核,降低机械事故,提高设备开机率,设备完好率达到98%,故障率降至6分钟/万吨,确保区队安全高效有序运转。

  

  身先士卒冲在前

  

  2009年6月,刘红卫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说自己讲不了多少大道理,只知道“党员就要像个党员的样子”。“凡是让职工干的,我首先要干。如果我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让职工做到呢?”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刘红卫。”共事多年的同事杜平对刘红卫是太了解不过了。

  2011年2月的一天,53下09工作面采空区涌水和顶板淋水逐渐增大,总涌水量增大到269 m3/h,原来小功率的排水泵已经无法正常排水,重达5吨的后部运输电机被淹坏,更换排水泵和电机不容迟缓!身为党员的刘红卫毫不犹豫跳入冰冷的水中,水面已齐腰深,他带领职工,一身泥一身水,安装排水泵、更换新电机……直到大功率的水泵正常运转,水面迅速降下去了,泡在水里几个小时的刘红卫此时已是筋疲力尽。

  “每次采面机械出故障,不管是深更半夜或是刚下班回到家,刘红卫都会随叫随到,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处理,及时排除各种机械故障,在井下一呆20多个小时是经常的事。”机电队长齐新林这样评价他手下的这员“爱将”。

  (李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