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武,1963年出生,福建平潭人,北京市优秀企业家,现任中泽农控股有限公司总裁、东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理事、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福州商会执行常务副会长、北京京华公益事业基金会理事长。
一个京城地产界的平凡闽商;一个睿智而执着的企业掌门人;一个具有高度责任心的慈善家;一个善于创新而出色的商会管理者......以其独特的开发理念和营销思路将房地产开发、土地一级开发和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事业经营得风生水起,成为北京市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50家试点单位中,唯一一家以民营企业身份成功探索改革新模式的典范,被中央党校领导干部学习读本列为全国城中村改造的典型案例 ......
□ 闫金慧 宋伟芳
熟悉郑武的人都知道,在他二十余年的从业生涯中,离不开两个字:即“德”与“行”。他对事业执着;为人正直与热诚;对待慈善事业更是传承了闽商乐善好施的精神。公司成为通州区历年纳税大户,先后向社会捐款达1500多万元人民币,还积极响应国家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走出了一条创新民营企业发展之路,备受业界关注和推广。
泽惠农民
创新“现代农村”模式
1988年,郑武扔下福州市平潭县农业银行的金饭碗毅然投身商海,先后出任福建耀和集团副总裁,分管福建顺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福建高士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000年,他率领顺华公司进京发展,并执掌北京顺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十多年,公司成为通州区历年纳税大户。2010年成立中泽农控股有限公司,一个“泽惠农民、造福社会”的宏伟构想正式起航运行。
郑武说自己的一生从25岁到55岁列了六个五年计划,前四个五年计划都一一实现,未来的二个五年计划以“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为己任,重点以中泽农控股有限公司来推动“泽惠农民、造福社会”的中国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形成中泽农控股有限公司自身独特的品牌,使公司由单一的房地产开发向以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为主、房地产开发为辅的多元化格局转型。
2001年,顺华公司落户通州,根据杨庄村的现状,顺华公司没有立即投入开发,而是调拨庞大的资金着手实施电网改造工程、雨污水整治工程、道路修建工程以及支持城铁八通线建设等一系列市政项目,意在改善杨庄村整体环境,首先使村民受益。
在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郑武先生提出了“首先是农民利益最大化;其次是区域经济发展利益;最后才是企业利益”的三个经济利益发展构架。同时,还给公司制定了四个零距离的经营方针,即:“与政府政策零距离;与资本市场零距离;与市场经济零距离;与人才资源零距离”。采取了全新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措施,即: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股份市场化,最终实现村民变股民,成立新型的集体股份制社区合作社。并提出了“三三四”运作模式,即:土地收入的30%用于解决农村人口养老医疗等保险费用、30%作为村集体预留基金、40%作为社区合作社经营投资。该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失地的后顾之忧,正确处理了农民、政府与企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向社会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村”模式。
2002年,根据杨庄村现状,确定了只有通过集体产权制度改制,才是实现村民利益最大化的唯一出路。
2004年杨庄村被中央党校领导干部学习读本列为全国城中村改造的典型案例。2010年杨庄村被列入北京市50个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试点单位。
实践证明,杨庄村通过新农村建设模式实现了村民变股民,当年改制,当年分红,逐年递增的目标,在通州区483个村中杨庄村成为首个税收亿元村,由原来的负债亿元村变成拥有资产几十亿元的富裕村。同时杨庄村通过新农村建设模式也实现了郑武所追求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和谐社会理念,印证了一个民营企业家所具有的魄力与胆识。
北京福建企业
总商会的好家长
作为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的大家长之一,郑武深知商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之道。他说,商会是会员企业之家,只有会员对商会有了一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商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才会得以提升,进而才会有更多的企业想要加入到商会大家庭中来。
商会不是一个人的,只有人人参与,人人奉献,商会才能办得红火,办出水平,办出品牌。所以,郑武明确地提出,要充分利用商会现有的平台作用,充分挖掘每一位在京闽商身上的闪光点,汇聚大量的信息、人脉、才智资源,凝练出具有学习和推广意义的商会特色文化,让会员企业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中领悟到自己加入商会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并通过商会网络体系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以较少的投入办好更大更多的事。与此同时,商会所展现出来的整体精神风貌也将让更多的人认识在京闽商,认识福建企业,进而促进交流与合作,实现共同做大做强的美好愿望。
说到这里,还有一件事情不得不提。每当召开一年一度的庆典大会时,商会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为了保障大会的圆满召开,郑武不但自己亲自挂帅指导,还调集公司内一大批得力人手帮忙协助,特别是在2010年商会成立七周年庆典大会上,中泽农控股20余名员工放弃了周末休息的时间,从早上9点一直帮忙到第二天凌晨,其工作量之多、工作强度之大、工作效率之高,着实让人惊叹和敬佩。当商会工作人员纷纷向他们表示感谢时,他们说:“不用谢,商会的事就是自家的事!”就是这样一句普普通通的话,却让我们看到了商会在郑武心目中的重要分量,不单是他自己,还有他的企业员工们。
一个商会的成功,需要创意,需要策划,更需要好的领导者来管理与运作。“将闽商精神与北京本土文化结合起来,与商会和会员企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以兼容并蓄的心态寻求文化互补和经济共荣。”我们看到,郑武以其精辟独到的见解和睿智敏捷的思维,让商会会员的智慧之光溢彩京城,正在推动着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逐步走向专业化、风格化、品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