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来,山东淄矿集团埠村煤矿先后实施了内部退养、取消井级编制、管理人员分流等改革举措,两年中有382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骨干离岗或调出。面对这种状况,该矿以实施素质提升工程为契机,搭建QPC素质金字塔攀升、带兵培训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三大平台,职工队伍素质稳步提升,专业技术人员增加了27.9%,高级技能人才增加了26.7%,及时补上了人才缺口,保证了矿井的健康发展。
带兵培训:助我技有所长
近日,埠村煤矿西区大会议室主席台上,防爆开关、配电盘、电缆、四通等供电设施一应俱全,近200名区队干部、技术人员、安监员、维修工神情专注,认真听取机电副矿长李志峰主持的“井下供电现场模拟演示”带兵培训。
在埠村煤矿,不管是哪一级管理人员都负有带兵培训的职责。从矿分管领导到科室、区队、班组,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动态立体培训网络。针对煤炭生产工种多、专业性强的特点,在带兵培训的过程中,该矿采取了办班培训、跟踪培训、结对培训等多种形式,对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养成、岗位技能、应知应会和现场实践能力等展开系统培训。现场工作中,注重引导班组长把现场带兵培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注重把文化水平高的与水平低的、老工人与新工人、业务技术水平高的与业务能力相对较差的在工作中进行合理搭配。该矿采煤专业口还在西区办公楼前建起了模拟工作面,由采煤工程师现场讲解采煤顶板支护、特殊地段顶板安全防护知识要领,在职工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素质金字塔:搭起成才之梯
“2007年我是三星级职工,2009年攀升为区队的首席职工,今年通过技能比武成为全矿采煤口权威首席职工,每月享受200元的技能补贴。是素质攀升金字塔为我搭起了成长的阶梯。”采八队职工王子文说。
该矿实施的素质攀升金字塔工程,把每一个区队作为一个“素质金字塔”考核单位,以知识考试、技能测定、群众评议、绩效考评四项考核为基本依据,每个季度进行一轮综合考评,评选出星级职工和首席职工。实行佩戴星级标志牌上岗制度,按星级发放补贴,共有23853人次获得星级补贴237万元。通过阶段性、不间断轮次评定转换,激励每一个职工由低到高,不断向素质金字塔的顶峰攀升。每年开展首席职工技术比武,评选出5名各专业口权威首席职工,每月给予200元技能补贴,形成了技能提升、收入提升的良性循环。
学习型组织创建:成就精彩人生
“学习型组织培训是改善心智模式、成就精彩人生的重要工具。”该矿学习型组织培训班讲师王敏这样评价学习型组织创建的作用。
2008年4月,该矿引进学习型组织培训模式,面向全矿公开招聘了包括王敏在内的7名讲师,组建了自己的讲师团。培训以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为主要内容,每期五天,每期培训80人。把管理人员、班组长、普通职工按照不同比例、不同单位合理安排和分组,采用全封闭模式,采取正向激励、积分考核的办法,增加了野外拉练、队列训练等新形式,激发职工的学习热情。受学习型组织培训模式的启发,该矿还在区队实行了“正激励工作法”、“快乐一三五”、“互动二四六”安全教育法,让职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目前,已举办53期学习型组织培训,培训职工4240人。许多参加过培训的职工都说,是学习型组织创建让他们改善了心智模式,增强了团队意识,学会用感恩的心态对待工作和生活,用热情、激情、真情回报企业。热电厂司炉工李兆雪过去一直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工作积极性不高。去年10月他参加学习型组织培训后转变了心态,积极参与了锅炉车间降低锅炉烧蚀量提高热效、三号锅炉中心孔改造等三项技术革新工程,由于工作出色,现在已经成为副司炉。
“素质提升工程为我们锻造了素质过硬的职工队伍,职工安全素质和技能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该矿矿长张友明说。据统计,截至2011年3月底,该矿已实现安全生产2189天,创历史最长安全周期。(刘连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