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08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圣奥,这里是我们幸福的原点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舒心、安心、放心、信心”,对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其实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 刘冰滢

  

  一线江景,这不再是楼书上的广告词,坐落在位于杭州钱江新城CBD的圣奥中央商务大厦,记者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去年年底入驻以来,几乎每个圣奥人都为之骄傲;可就是这般优越的办公条件,有件事却一直困扰着圣奥的掌舵人倪良正,“公司现在最紧张的地方是停车的地方。”

  春节过后,当不少企业主都在为招工难而纠结,倪良正却依然在为员工的停车问题烦心,“虽然公司已有400个车位,但是面对每年不断增加的车辆,车位还是非常紧缺。”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家企业?员工车位“告急”居然摆上了老总的重要议事日程。好奇心驱使,记者日前走进了这家新近获得2010年度浙江省“最佳雇主企业”的圣奥集团。

  

  新理念

  福利要向事业单位看齐

  

  当下,事业单位的改制已在紧锣密鼓地推进,这可促动了不少安于现状的在编人员,可见体制内的福利待遇还是令他们难舍。

  “圣奥人的福利要向事业单位看齐!”倪良正适时抛出这一理念,因为在他看来,“圣奥能取得快速发展,关键是解决好人的问题,而解决好人的问题关键是待遇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圣奥在保障员工福利待遇方面,是作为一项制度规定下来的,即便前两年遇到金融危机,公司仍然坚决执行员工年度加薪政策。

  “事关员工待遇和福利的事情,都是企业大事,在这方面不能含糊。”倪良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公司的发展战略里,员工的利益始终都占有突出地位。“员工的满意度提高了,就会用心工作,积极响应各项制度。圣奥的一台设备就要几百万元,如果为了一两千块钱的收入差让员工不舒服,生产出许多次品,企业很不划算。”

  

  “人才房”

  锁定九堡建楼盘

  

  虽说杭州被评为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可是居高不下的房价却令不少外地来杭州的创业者望而生畏,想在杭州安居落户绝非易事。

  然而,圣奥却选定以补贴的方式帮助员工实现了买房的梦想。据了解,这些员工买房,公司根据工龄、职级等给予一定比例的现金补贴,这样算下来等于公司帮助“付”了首付。

  “我们公司的很多是年轻员工,出身普通家庭居多,要靠他们自己在杭州买房安居,确实是比较困难。”圣奥集团副总、行政总监孟勇感慨而言,其实帮助员工购房,让他们在杭州成家立业,董事长倪良正一直有此想法。

  “前几年我们拿到这块地的时候,倪总就考虑过员工住房的事,选九堡核心区,一方面看好九堡发展前景,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这块地离我们现在的工厂和钱江新城的办公楼都不太远。”圣奥置业公司总经理冯天荣告诉记者,最终有46位圣奥员工买了自己公司造的商品房,其中13位是80后年轻员工。

  企业是我的,更是大家的,也是社会的。倪良正用行动践行了自己许下的承诺,“事业单位有的福利,我们力争有。”

  

  心有阳光

  构建员工幸福共同体

  

  “把企业做好,是一种成就;把成就给予更多的人共享,则是最大的幸福。”倪良正如此诠释他的企业价值和人生价值,“圣奥在不断做强做大的同时,必须努力营建属于每一位员工的幸福共同体。”

  而他,的确做到了。因为,圣奥让每一位员工心有阳光。正如圣奥的英文商标是“SUNON”,让人一眼就想到“阳光”。

  在圣奥,除了“五险”全员覆盖之外,员工人人享有住房、交通、通讯、学历、职称、工龄、误餐等各类补贴;工资年年递增;年中人人旅游,年末大家有“分红”……

  “不仅如此,公司还全额出资帮灾区员工重建房屋,替家境困难的新进员工还助学贷款……”说起圣奥的好,工会主席陈园芳如数家珍,“公司还建有带空调和热水器的宿舍,外来务工者只要拎包就能入住;外面租房的员工则享有补贴;每年营业额的近1%作为下年度的培训基金,班组长以上员工,都能有机会到日本、欧盟等先进国家学习培训一段时间。”

  如此善待员工,无怪乎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圣奥依然人心安定。“圣奥到目前为止还没遇到‘用工荒’。”孟勇告诉记者,因为待遇和工作环境的优越,员工幸福感强,隔三差五都有朋友转托介绍来打工的,还有一些员工跳槽到其他公司做主管,但不久后就要求回来,而且愿意从试用期开始;每年春节刚过,在公司大门外都有上百人排队等候招工。“所以我们现在考虑的是怎么培训和提高人才素质,怎么创造更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宽松环境,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比别人发展得更快。”

  

  大气度

  员工收入越高我越开心

  

  如今在圣奥集团,一线工人的平均年薪已达到45000多元。据陈园芳透露,公司每年会拿出利润的30%分给员工。

  “企业家和员工们相比,我自认为应该是员工吃亏一些”。已拥有3000多员工的倪良正,谈及企业的劳资关系时,居然一点也不含糊地站到了员工一边。“你想,同样是做一个月,员工的收获是几千上万,企业家得到的却多得多。所以要学会换位思考,我以前也打过工吃过苦,办企业是让大家一起开心地工作、开心地生活,员工收入越高,待遇越好,我就越开心。”

  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不禁一次次暗叹倪良正的气度,一个制造业企业能让一线员工的收入这般高,这可需要多高的成本。而倪良正只是从朴素而善良的观念出发,认定“只有让员工充分享受公司发展带来的利益,才是一种公正的选择,双赢的选择!”

  就是这种认定,让昔日的东阳农民现今买房又买车。他叫郭云锋,来自东阳农村,是1993年就进厂的老员工,那时的圣奥还是在小河路的一家只有20来号人的小作坊。所以,他既是圣奥发展壮大的见证人,也是伴随着圣奥成长而不断富裕起来的圣奥一员。

  “推倒在东阳农村的破旧平房,盖起了三间四层的小洋楼,而后又分别在九堡和萧山各买下了一套商品房,2007年底还买了辆小车春节时风风光光开回家……”说这番话时,郭云锋脸上始终带着自豪的微笑。现在他已是实木部的经理,先后到日本、意大利、德国等地考察学习;他的研究成果获得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成为“杭州市勇克时艰”的一分子。

  “如果没有老板对员工的关心,就没有我今天拥有的一切。”郭云锋坦言,圣奥就是他的家,不论发生什么事情,他都不会离开圣奥,他会把所有的热情都倾注到工作中,好好维护这个“家”。

  圣奥人原音回放

  雇主心系每一位员工

  

  民用研发设计师陈瑞:倪总对新员工的成长给予了足够空间,对于我的设计作品,他从不轻易提出否定意见。与他探讨工作时,感觉他就像一名普通同事,很平等,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才能闪现设计的火花。而作为一个工龄不长的员工,我在购买商品房时还享受到了近30万元的购房补助。在圣奥,我得到的太多了!

  “改善标兵”陈扬导:如果所有的学生中只有我一个能有这样的改善,那么我应该佩服自己的聪明才智。但在新大学生员工中,还有不少的改善提案。所以,在表扬我时,更要赞扬圣奥给新大学生员工提供广阔发展平台,敢于让新员工去动手实践的做法。

  打样员工谈劲松:我老家在安徽,小孩原本在萧山的一所“民工子弟学校”读书,离住的地方要行走20多分钟的路程。想找个近点的好学校,但我既无社会关系,也没有经济实力。后来公司出面与当地政府沟通,并出资承担助学金,在当地镇中心小学争取到了数个名额,使我的小孩顺利入学。学校就在厂区对面,而且教学质量好,听说萧山当地人的孩子也不太容易进。其实近几年圣奥每年都为外来员工子女争取到该校的入学名额,员工们心里都清楚,圣奥为解决外来员工子女读书难可是花了很大的心血。

  都说,家是所有人温馨的港湾;而在圣奥这个大家庭,“家长”倪良正处处让“家人”感同心的熨帖和温暖,这儿早已成为每个圣奥人幸福的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