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嵇晨
中国经济最活跃的温州资本,在房产调控、股市不景气、大宗商品暴跌的背景下,开始寻找新的投资出路,而政府同样想方设法搭建多元有序的金融平台,试图疏导温州天量资本从“重仓”高风险的民间借贷,转向更健康的实体经济投资。在此背景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成为他们当前的首选。
从“炒家”到“投资家”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从10年前赫赫有名的“炒房团”到后来的炒农产品、普洱茶、大蒜,温州资本表现出强劲的活跃度。而从去年年底开始,国家收紧信贷,使得很多企业普遍遭遇“融资难”,温州资本应声而动,出现大量的民间借贷,据悉,有些拆借利率月息高达6分、8分。
“那么高利息的借贷资本不可能被投入实体经济,可能更多地跑到了高风险资本运作上,而最近大宗商品的快速暴跌,有些温州炒家损失惨重,也给市场上的投机资本敲响警钟,必须要把资本投入到实体经济建设中。”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院长兼温州民间资本战略投资联盟主席陈工孟在5月28日举行的2011第二届中国(温州)民间资本发展峰会上表示。
“大部分手握资本的温州商人,尚不具备独立考察项目,并制定投资策略的专业能力,但是PE作为专业投资机构,可以在这方面有效补充。”陈工孟透露,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里,已经有50亿温州资本流向专业PE投资机构。
虽然50亿占数千亿甚至更多的温州资本总量很小,但至少说明,变化正在悄悄地发生着。
PE渴望温州资本
“我们看过温州很多项目,但大部分都很难谈成投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PE投资人表示,主要原因是温州经济是由千万中小型企业构成,大部分温州企业存在财务架构不完善、关联交易过多等公司治理不规范的问题,而且温州商人不喜欢“外人”介入。
另一家PE负责人也对记者倒苦水:“很多温州老板不具备成熟的投资理念,他们给你钱的时候,往往也想在这个项目上插一脚,希望拥有部分控制权,所以严格说来,现在从事股权投资的温州资本,都是以LP和GP结合形式出现,单纯专业PE很少。”
但是,温商什么都敢做的冲劲和打拼精神,也受到了部分投资人的赞赏。中宇创投的董事长翟维德表示,只要合作模式符合双方利益,就有利于整合当前温州零散活跃的资本和资源,打造一个更强大的“大温州经济”,把流散在海外的数千亿温州资本吸引回来。
据透露,现在在温州注册的创投公司已超过300家,投资领域主要覆盖三、四线城市房地产、矿产等项目,也有参与大宗商品、定向增发和后期PE投资。
疏导温资任重道远
目前,由于大量温州资本集中在民间借贷方面,而节节攀升的高利息,也使得资本的炒作泡沫过多,风险非常高。
打开温州当地报纸,四处可见金融咨询服务的广告。温州某区负责人不无担忧地表示:“现在温州有三多,借贷多、担保多、投资咨询公司多。”虽然温州资本向来都享有良好的信贷信誉,当超正常活跃的民间借贷现象出现,风险已经明显溢出。
老宋,温州普通投资客,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苦笑着说,5月初的白银暴跌,使他损失惨重。他是在4月听朋友说白银行情又快又好,就向一家提供“期货配资”的金融服务公司借款100万,加上自己的100万,玩起了白银期货。
所谓“期货配资”,即金融机构借你资本做高杠杆,但所有资金必须托管在指定账户内交易,一旦你的本金亏损到一定程度,该金融服务公司有权进行强行平仓,保住配资。
“暴跌后账户被强行平仓,结果我巨亏,而他们却分文不亏。”老宋透露在股票期货市场走势很好的年初,这类“期货、证券配资”公司生意非常火爆,大部分跟贷款公司借高利贷的都是去做短期市场交易,风险和收益成正比,一旦亏损,就出现死账,导致资本流失。而一些有工厂的老板还不出钱就跑路了,工厂也因此倒闭。
如何管理好温州资本?温州市长赵一德也在2011第二届中国(温州)民间资本发展峰会上表示,政府要牵头搭建金融平台,提供金融创新,才能有效疏导温州资本回归实业,回归健康投资循环。目前看,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