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02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埠村煤矿:
三举措打造
班组“创新”品牌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5月29日,在山东淄矿集团埠村煤矿103皮带集中巷,掘六队早班耙装机司机王义学用“风动注油器”仅3分钟就给耙装机变速箱注完5包黄油,比以前人工注油节省近半小时。

  “还是班组的‘创新’好哇!”王义学拍着注油器高兴地说,“以前,人工探在机身下面注油不仅费时费力,还经常被变速箱处的钢丝绳刺划破脸,现在这些困难都解决了。”

  近年来,埠村煤矿将创新作为推进新型班组建设,打牢安全生产根基的主项,做到政策上支持、机制上给力,奖励上从优。从而,激发各个班组在屏蔽作业环境危险源、改善轻松劳动条件和提升班组素质的创新热情。

  

  强政策,让班组创新有兴趣

  

  运搬一队维修工李春明,2008年底通过竞聘担任维修班长。两年多来,他所带班共创新出“车载式司空道岔发射机”等10余项改善巷道安全运输条件的技术,被冠以创新金牌班的名号。“是矿上的政策好,让我们有兴趣创新的。”李春明不无感慨地说。

  该矿在政策上提出了“安全生产靠班组,放大创新强筋骨”的目标,矿、队在管理上为班组实施创新开辟人财物绿色通道,定期召开创新成果发布会,并规定担当班组长须具有创新能力,能针对作业环境、作业对象自主确定创新规划,聚班组“小诸葛”合力攻克创新课题。同时,为叫响班组创新,矿党政工作会、各专业口安全检查活动均单列班组创新,做好专门研究、督查,每半年一次按照个人申报—单位推荐—分口把关—实地验收—评委鉴定的程序,评审出有较高技术价值的创新成果进行表彰。

  目前,该矿的班组创新正值鼎盛,有创新成果的班组已由最初的少数采掘班组发展到现在的煤和非煤单位的所有班组,有3项以上“五小”创新技术的班组已占到半数以上。

  

  好机制,让班组创新有活力

  

  采一队王茂国班因创新出的小改革、小发明项目多,占了加分优势,他们由2010年7月份前的矿合格班组一跃成为年度矿优秀班组,班长和每名职工分别得到500元、200元奖励。在该矿,像王茂国班因创新加分而升级为优秀班组的还有72个。

  “能不能让班组抓牢创新杠杆,来撬动新型班组建设增效,关键在灵活的管理机制。机制一活满盘活。”对于班组创新机制的作用,负责此项工作日常管理的矿工会副主席侯少刚提出新见解。自2009年开始,由矿工会牵头,每季度开展一次班组创新竞赛,将考核得分方式变指标式加减为正向激励,即每完成一个被矿认可的创新成果在新型班组建设总考核中加2分,依次叠加。“这种方法,班组多创新多受益,很有活力。”对于创新加分的好处,王茂国非常认同:“他们班对采煤5大工种安全操作不断推出创新,每月加分都在4分多,不仅赢得了新型班组建设竞赛高分,也为星级员工晋级创造了奖励分。目前,该班四星级以上员工率占到60%以上,高于矿优秀星级班组考核比率10%。”。

  

  重奖励,让班组创新有魅力

  

  “延明式排水分叉头”、“京山式绞车低频制动保护装置”……走在埠村煤矿矿区,一批亭亭玉立的道路灯箱立于绿地中格外醒目。为提高班组创新的吸引力,该矿对创新成果都以第一完成人的名义进行表彰,每项奖励500元;此外,对有代表性的16项创新成果连同主创人的光荣照制作成25块色彩艳丽的灯箱,展示于矿区主要位置。“班组的每一项创新成果都有2至3人共同完成,他们奉献真诚的实践经验和智慧,创新出操作最简单、最安全和排障最有效的技术,增大了作业现场的安全度。对认可的创新成果要全面推广实现全矿共享。更要让创新班组的职工得到经济和精神双重奖励。”矿党委书记郭恒斌如是说。

  据悉,连同今年5月份新表彰的57项班组创新成果,该矿已产生出上百项技术价值较高的创新成果,奖励金额近5万元。这些创新成果已普及到293个井下和地面生产班组应用,4000余名在职职工受益。

  “去年以来,我们组的创新成果有两项得到矿表彰,有一项在道路灯箱展示。创新,既锻炼了个人能力挣得奖励,又对安全生产大有好处。这种两全其美的创新,我们会做得更好。”采一队维修组组长王延明的一番话,表达了全矿班组继续创新的态度。(刘连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