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01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河南伊川: 种烟专业户撑起烟叶种植一片蓝天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罗红耀 杜振标

  

  近年来,河南省伊川县依靠培育种烟专业户发展烟叶生产,在烟叶种植上形成了新特色,探索出了烟叶生产稳定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伊川县地处豫西丘陵山区,土壤、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应种植烟叶,所产烟叶以色香、味浓、质纯等特色而闻名,深受全国烟草工业企业青睐,烟叶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3万亩左右,最高年份达到10万亩。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增多等因素的影响,种烟面积一度下滑。对此情况,伊川县政府及烟草部门不等不靠,积极研究对策,探索新形势下烟叶发展的新思路,通过培育种烟专业户,走出了一条以土地流转为契机,重点培育专业户规模种植的新思路,促进了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011年,该县种烟1.7万亩,其中67个专业户承包面积9850亩,户均种烟147亩,占种烟总面积的58%,全县户均种植面积达31亩。通过培育专业户种烟以来,该县烟叶生产水平明显提高,烟叶种植更加规范。

  在培育专业户中,该县烟草分公司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对100亩以上的连片烟田免费机耕、半价供应肥料、农药和地膜,同时利用上级的惠农政策,解决连片烟田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培育种烟专业户上,该县呈现几个新特色:

  种烟能手成为种烟专业户。富有长期种烟经验的种烟能手,不再仅限于种植5—10亩烟叶,他们凭借自己丰富的种烟经验,扩大种植规模,把种植烟叶看成是一项产业来抓,从而挣更多的钱。该县水寨镇南申村烟农张俊强,具有20余年种烟历史,种烟经验丰富,种烟由5—10亩扩大到80亩,2009年在白元乡承租150亩、2000年承租300亩,取得了较好的收成,2011年他在葛寨乡种植烟叶300亩,该村烟农在他的影响下,有4个烟农分别到其他乡村承租100亩以上烟田进行种植。

  种烟村干部成为种烟专业户。明皋镇海山村支部书记杨红锁,具有多年的种烟经验,但由于本村长期种烟,茬口得不到调整,2010年,他在白元乡种烟200亩,2011又年到酒后乡柴庄村承包255亩烟田。该镇旧寨村干部徐栓坡,连续种烟多年,尝到种烟甜头的他2011年在鸣皋村种烟200余亩;江左镇乔村支部书记乔西在本村种植烟叶400亩;白元乡魏寨村支部书记张发财与他人合伙种植烟叶350亩,种烟村干部成了种烟专业户。

  烟草退休干部成为种烟专业户。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烟草退休中层干部加入了种烟队伍。原鸣皋烟站站长徐聚才,退休后依靠自己懂技术和会经营的优势,2007年至今,连续五年在葛寨乡烟涧村、石梯村累计承包烟叶1090亩,每年都取得了亩均纯收入800元的好收成。该县烟草公司还有5名退居二线的中层干部分别在水寨镇、酒后乡、鸦岭乡、鸣皋镇等村承包100亩烟田,退休和退居二线的中层干部成为种烟专业户。

  企业老板成为种烟专业户。在采访中发现,一些企业老板把种植烟叶看成是一种阳光产业来发展。酒后乡上李村村民赵朝阳、李铁晓从事建筑行业,同时还开办一家劳务输出公司,自己从来没有种过地,更没有种过烟,当他了解到种烟政策和农村劳动力情况后毅然参与种烟这一行,2011年在酒后乡白窑村承包250亩种烟,也成了种烟专业户,技术指导依靠烟站技术人员,栽烟管理靠雇佣农村劳动力,解决了一家一户分散种烟劳动力不足的状况。葛寨乡葛寨村村民康国涛2010年在酒后乡白窑村种烟200亩,2011年又在该村种植200亩,也成了名副其实的专业户。

  目前,伊川种烟专业户逐步取代了散户种植,种烟已经成为一种产业化,众多的村干部、种烟能手、烟草退休干部及企业家参与到了种烟的行列,当起了种烟专业户,全县种烟专业户种植烟叶形成了新格局,种烟专业户撑起了烟叶种植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