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9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十佳班组长”的管理经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煤炭系统“十佳班组长”闫凡华

  □ 张明芳

  

  闫凡华,中煤集团大屯公司姚桥矿采煤三队一班班长,入矿至今,他默默奉献,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嫌苦怕累,为建设安全高效采煤队付出了智慧和力量,以平凡质朴的行动展示了中国当代煤矿工人无私奉献和改革创新的精神。

  

  安全管理经:

  安全就是生命 管理需要创新

  

  “对于煤矿来说,能连续34年安全无事故,是多么的不容易,是多少管理干部和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晶。面对34年的安全为零,这既是荣誉,又是压力。”谈起安全生产34年,闫凡华感受颇深。

  作为最基层的管理者,闫凡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安全就是生命”这句古老的安全理念。抓安全的基础就是抓班组,他通过学习借鉴先进班组管理经验,并结合本班实际,建立和完善了严格的班组管理制度,推出了“十位一体”安全管理法、“四查、三强调”质量管理法等一系列比较先进的管理方法。

  “十位一体”安全管理法,是闫凡华通过不断学习—总结—实践—再学习摸索出来的,这套管理法做到从分工到收工,实现全过程、全方位闭环式的安全管理。为了把“十位一体”安全管理法融入到现场中去,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五勤”原则,即腿勤、手勤、眼勤、嘴勤、脑勤,就因为这“五勤”,别人给他起了个绰号叫“五多”:穿的靴子比别人烂的多,带的手套比别人破的多,讲的话比全班人说的多,上的班比别人都要多,得罪人的事比别人做的多。这“五勤”让闫凡华在一次修脚时还闹出一个笑话。身为班长的闫凡华每天为充分了解各岗位生产情况,一个班要跑十几里路,甚至更多,当不明就里的修脚人员看到他硬如砖头的双脚后,以为他得了什么怪病拒绝为他服务。与闫凡华同行的工友说:“你的脚是功臣,是你不知疲倦地奔跑,才换来这34周年的安全,你应该感到自豪啊!”

  

  团队管理经:

  注重人才培养 打造优秀团队

  

  在姚桥矿一提起闫凡华,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只有初中文化的他,靠着对事业的追求,对人才的热爱,硬是把班里的年轻人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技奥会冠军、采煤机国际邀请赛亚军,这一个个荣誉就是对闫凡华最好的证明和回报。

  闫凡华经过不断总结,摸索出一些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如“一对一限期速成法”、“现场练兵法”、“手拉手关爱法”等。而王士振就是最大的受益者,闫凡华看到刚分来的小王机灵能干,便安排他当煤机手。闫凡华还提出“一对一限期速成法”,就是小王如在一个月内能独立操作,经队考核合格后,他和他师傅各奖励500元。在激励政策的鼓舞下,王士振很快就成了生产骨干,并独当一面。特别是在2010年9月,在“神华杯”采煤技能国际邀请赛上,王士振一举取得了井下长臂综采操作比赛第二名的好成绩,成为众人学习的榜样。

  

  “家庭”管理经:

  忠孝自古难全 铁肩担当大义

  

  “班组就像家庭一样,需要‘家长’去精心爱护、经营、照顾它,只有班组和谐稳定,安全才能有保障、生产才能创高产。”闫凡华如是说。在工作中,闫凡华主动关心工友,做大伙的朋友。多年来,他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不论工友谁有了伤病,他都要去医院、家里探望;谁家遇到困难,他带头捐款捐物。通过点点滴滴的小事,他和工友们建起了深厚的感情,班组的凝聚力、战斗力都增强了。

  俗话说:“忠孝不能两全”,面对班组他毫无保留,全身心投入;而面对自己的家庭,他的心里有着太多的愧疚。记得闫凡华刚干班长的第一个月,妻子打来电话说他父亲因中风住进医院,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可能会得老年痴呆症……虽然他心如刀割,可面对繁重的生产任务,分身乏术的他只能对着电话流泪,听着丈夫泣不成声,贤惠体贴的妻子安慰他:“凡华,你放心,如果他老人家不能动,我伺候他,现在队里需要你,你要坚守好你的岗位,不要为家里分心。”十年来,闫凡华妻子每天像陀螺一样旋转着,支撑起这个家,给重病父亲洗衣做饭,擦身倒尿,还要照顾孩子,想起妻子的付出,闫凡华心里总是久久不能平静,但是与34周年的安全生产相比,闫凡华坚信这一切的付出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