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7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非遗专家:
一创新二保存三市场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聂灿

  

  作为第七届文博会学术参展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美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海霞觉得此行意义非凡。“我已经连续四年参加文博会,今年收获特别大。深圳对非遗文化的支持、创新及推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14日下午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座谈会上,王海霞提出了“一创新、二保存、三市场”的非遗保护原则。她同时表示,作为年轻的移民城市,深圳具有丰富的包容性,不仅挖掘出大量的本土非遗资源,更将“外来项目”发扬光大,非常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王海霞表示,全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文博会“非遗馆”的设立,让大众重新认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领略了它的无穷魅力,将引发对传统手工技艺新一轮的追捧,促使人们进一步关注和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问题,极大地推动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和合理利用。

  王海霞说:“今年6月,中国首部‘非遗法’将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文化领域法制建设的一个重大成果,对非遗保护有着划时代般的意义。从对‘非遗’一词的不知所云,到家喻户晓,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象呈现形态有了一定的认知。然而,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急剧消失的现实。”

  王海霞表示,应将“非遗创新”放在目前工作的首位,此外,培养创意设计型人才也是保护非遗的重点。

  “非遗类创意设计人才不同于其他门类设计师,更不能与工艺美术师混为一谈。他们必须深谙非遗文化的精髓,更要把它引入百姓的生活中去。非遗创新不仅包括工作机制、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也是‘非遗本体’的创新。不仅要保护好、传承好当下的原生态非遗,让子孙后代也能在他们的真实生活中,看到千百年前的传统遗存。更要将那些必将进入博物馆的项目用数字、影像的方法保存下来,永久珍藏。”王海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