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丽梅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正经历着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彰显着强劲的发展态势。队伍结构的不断优化、经营管理国际化接轨、一系列的内部改革、机制转换都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适应新形势,探索新思路,不断改进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生命线作用。
一、汲取传统精华,突出观念创新
要符合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市场经济和未来知识经济,用科学发展理论统一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认识,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更新观念。要带动企业和职工树立八种观念,即:“三个有利于”的价值观、迎接知识经济的知识观、驾驭工作全局的信息观、增强企业素质的企业文化观、开拓市场空间的企业形象观、追求科学卓越的现代企业观、面向未来黄金5年的可持续发展观,以及求实奉献的多元就业观。这些观念在职工的思想观念中还比较薄弱,但都是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和未来发展所需要树立的观念,需要巩固、开创、宣传和普及。
二、建立大政工格局,突出机制创新
机制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保证。在坚持和完善企业党委统一领导的同时,应实现运行机制和评价考核机制的新突破。根据国有企业的自身属性和改革的实际情况,应建立“小机构”组织“大政工”的运行机制。保留少量政工部门和专职人员,把政治工作作为经济指标层层分解落实,与行政职责和经济利益直接挂钩,真正落实“一岗两责”,“小机构”负责指导、监督、考核,协助“大政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建立评价考核机制,把职工的思想道德文化技术素质和工作业绩作为衡量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标准,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责任指标同时部署、同步考核、同比重奖惩。
三、内外兼修,突出内容创新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创造企业无形资产和财富,帮助企业“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职责。这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赋予了新的内容。在“内强素质”方面,除坚持做好培养队伍等工作外,思想政治工作应致力于建设企业文化,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创造企业精神,增强企业素质和竞争实力。在“外树形象”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应加大力度,宣传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果和各方面的优势,提升企业形象,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寻求新的增长点。
四、发挥多种优势,突出方法创新
在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和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等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使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形象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工作手段进一步现代化。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对内教育职工,对外宣传企业。通过计算机网络、电视、报纸等了解企业外部的政工信息,借鉴优秀成果和方法,充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现代企业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尤其要与人力资源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保证提高职工素质和能力。尤其要注意抓重要节日、重大事件等有利时机,充分利用“活动”等载体,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融于载体之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打造学习型干部,突出队伍创新
管理学界认为,学习型企业是知识经济中最有前途的企业,也是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国有企业的发展,必将跟随这一时代潮流,逐步向学习型企业转化。学习型企业,要求的是知识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将为建设知识型职工队伍而努力。实现队伍创新,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来说,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推行政工干部竞争上岗,加强培训,培养政工人才,使政工干部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准、渊博的文化技术知识和过硬的工作能力,向知识型转化;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增长才干,向知识型转化。这将是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