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6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天价“买路钱” “重压”物流企业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策划词 

  世行报告显示,我国高速公路通行费全球最高,各种过路过桥费已高达运输企业成本的1/3。对于在国内销售商品的公司来说,配送和运输一直是他们最头疼的事情之一。高额的运输费用对相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路桥企业上市公司的高利润。在路桥公司赚得盆丰钵满的同时,是每年上万亿运输费用打入商品成本。

  A.个案  

  公路收费“吓退”老王

  老王开着载有8辆雪铁龙轿车的大货车行驶在京港澳高速上,从湖南段驶出接近广东入口时,他开始减速,车子平稳地停在小塘收费站,计重显示过路费865元。老王从腰上挎包里掏出钱准备交费,临行时放上的厚厚一迭钱显然已“减肥”了一多半儿。

  “一上路就‘烧钱’,单程的运费才1万多,可光过路费就5000左右,有时候罚款也四五千,根本赚不到什么钱!”老王是一个大货车司机,长期跑从北京到广州的线路,本想等积累一些经验后,自己也买一辆车做老板,可两年多来的工作经历,让他这个想法渐渐淡了,因为公路收费实在让人不堪重负。

  刚说到罚款,就见一旁的交警指挥老王把车子驶到站边的广场院内,“坏了!”老王眉头一皱!工作人员只瞅了一眼车子,便熟练地开出了一张2000元的超限罚款票!老王一个哆嗦赶紧下车,好说歹说、软磨硬泡,最终罚款改为1500元。

  老王所在的公司平均每天在某一个收费站最低产生5000元罚款,一个月下来总计约15万元。

  B.现象  

  路桥暴利推高商品成本

  对于在国内销售商品的公司来说,配送和运输一直是他们最头疼的事情之一。国家发改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耿书海在2011年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上指出,我国高速公路收费标准过高,各种过路过桥费已高达运输企业成本的1/3。“如果再加上罚款,公路运输这一块儿的费用能占到企业成本的五成以上。”北京交通大学物流研究院执行院长侯汉平说。

  公开资料显示,全球共有14万公里收费公路,其中10万公里在中国,占了七成。2007年2月,世界银行专门发布的一份有关我国高速公路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高速公路通行费全球最高,而通行费的可承受性全球最低。

  高额的运输费用也对相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你看,这是我们上个月的开支单,过路过桥费100多万元,罚款40万元。”李扬是北京一家大型物流公司的总监,主管公司财务。“汽车整车运输是我们的主业,这几年汽车厂家不断要求运价下调,而包括过路过桥费、罚款等在内的各种费用却一直在上涨。所以虽然现在中国汽车市场产销两旺,但公司的生意却越来越不好做了,这两年公司的毛利平均在百分之二三十,净利仅为百分之五。”

  C.成因  

  路桥公司暴利信息不透明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理事、北京汇通天下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翟学魂说,货主很强势,还有石油公司、高速公路公司、交警、路政,没有一个可以讨价还价,天花板不断地下落,地板不断地上升,所以物流行业怎么可能会很发达呢。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说,2010年,中国货物运输总量75%是由公路承担的,过路过桥费占到了运输成本的20%到30%。根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以物流费用率(物流费用与物流物品价值之间的比值)来说,2010年,我国物流费用率是9.9%,日本只有4.8%。

  高速公路公司利润率如何?在深市和沪市上市的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共有19家,记者随机选择了一家上市公司现代投资进行了调查,这是一家由湖南省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发起并控股的公司,公司经营高速公路246公里,为湖南省经营高等级公路的重要企业。

  2010年,这家公司净利润率43.42%。对比一下其他行业,2010年,万科净利润率14.36%,中国银行净利润率37.72%,中石油净利润率9.54%,中兴证券40.70%。

  现代投资在19家路桥业上市公司中主营收入只居中游,19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率最低也接近20%。

  《证券日报》曾评比过2009年三大暴利行业,路桥收费业荣登榜首,金融保险业位居次席,房地产业只能敬陪末座。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院长助理张晓东博士分析,从公开渠道来看,收费公路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还贷、道路养护、人员费用、管理费、投资再建设其他道路。但信息不透明,比例无从得知。

  评论  

  路桥高收费成经济“绊脚石”  

  □ 李云峥  

  在中国经济目前已经发展到相当规模和一定阶段时,长期以来被掩盖的交通垄断及依附于其上的各种“剪不断理还乱”利益链条和高额成本的负面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并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

  实际上,高速公路“freeway”直译就是“免费之路”,在全世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数最长的美国,绝大多数高速公路是不收费的。

  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将在未来几年内超越美国,是一种必然。但中国和美国的高速公路从经营模式和管理本质上均存在天壤之别,美国的高速公路以燃油税、卡车公司的高速公路使用费、广告收入等支撑的高速公路养建模式,较之中国的“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更体现了公路的“公”字。在中国一些高速公路项目中,要么出现回收资金需要数百年等实际“项目破产”现状,要么出现一些高速路在收回投资后依旧在收费等情况,“部门利益高于社会利益、小集团利益高于人民群众利益”等倾向较为明显,这种不正常现象亟待改进。

  “坚持非收费公路为主,适当发展收费公路”是早在2004年就开始实施的中国《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中明确的大方向,但是从实际情况看,能否落实,至今还是个充满疑惑的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