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明立
近年来,虽然中式卷烟在降焦减害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全球发展趋势来看,中式低焦油卷烟市场份额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降低卷烟焦油含量上还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在降低卷烟焦油量后,如何保持卷烟的香气、体现卷烟的吸味满足感,将是国内烟草企业在开发烤烟型和混合型卷烟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所以,中式卷烟如何在降低焦油含量、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同时,也需要尽可能保留中国卷烟独有的味道,来打造“中式”卷烟长远未来的发展之路。
中式卷烟
在“低焦油”方面的发展趋势
2005年2月27日《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正式生效,受国际上“吸烟与健康”问题的影响,烟草行业制定了卷烟降焦减害的目标。烟叶生产也围绕着这个目标大力展开科技育烟之策略,卷烟生产也采用了一系列措施改进加工技术,促进焦油量逐步降低。为了补偿降焦后的香味不足,改进了加香加料措施,卷烟企业也加快了高科技的投入,基本形成了一些风格独特的卷烟产品,迎合了全国各地的卷烟消费者。
随着“吸烟与健康”问题的不断深入,发展低焦油、低害卷烟是全球烟草行业的必由之路。众所周知,卷烟主流烟气的主要有害成分是焦油。也让许多国家和地区从保护吸烟者健康出发竞相立法,迫使烟草行业不断地降低卷烟焦油和其他有害成分。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也从贸易角度出发,制定出有害成分的限量,限制外烟的流入。由此可见,低焦油、低害卷烟是关系到烟草行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比较客观的问题。
中式卷烟“降焦减害”新跨越
目前中式烤烟型卷烟逐渐可降低焦油至5mg-8mg/支左右,香味也能基本满足要求。比较突出的卷烟产品如“红双喜”品牌、“长白山”等品牌,焦油降至8mg/支以下,但香气、劲头都基本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所以,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保持原有烤烟型卷烟的香味风格也可以降低焦油,达到减害的目的。另外,近几年通过对烟叶中严重致癌物质亚硝胺含量的研究发现,亚硝胺在晾晒烟(特别是白肋烟)中含量较高,而在烤烟中含量很低,尤其是中式烤烟中的亚硝胺更少,危害更小。另一方面现在各烟草企业开发的低焦油烤烟型卷烟新产品迎合了消费者固有的吸食习惯,受到了群众的喜爱,所以,国内烟草行业在发展中式烤烟型卷烟的道路上,注意把握“高香气、低焦油、低危害”的产品的开发,实施积极而稳妥的降焦策略,降焦的方向不动摇,降焦的力度不减弱,但降焦的进度可以调节;在保证卷烟香气和风格基本不变的基础上,达到稳中求降的发展格局。
目前中式卷烟低焦油品牌如:“红双喜”、“金圣“、“长白山”等牌号一直聚焦于在中式卷烟减害降焦这一领域的技术攻关,并成功克服了中式烤烟型卷烟“降焦与保香”这对较为突出的科学难题。作为“低危害卷烟”的代表品牌打造“低危害卷烟”的核心技术支撑就在于“卷烟生物减害技术”。烟草企业运用的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卷烟生物减害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卷烟烟气中的亚硝胺、自由基、一氧化碳等一些高有害物质成分,并有效减少了卷烟对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危害。长远来看要实现“卷烟上水平”,起主导作用的不仅是全国性的重点骨干品牌,国家局在聚焦大品牌发展的同时,也在鼓励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特色品牌”。因此,以低焦油为代表的“特色品牌”如果能够将自身的“特色”发扬光大,将“特色”更加鲜明地展现给全行业和消费者,“特色品牌”在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中式混合型卷烟潜在的发展空间
随着卷烟国际市场的逐步释放,我国卷烟企业也对混合型卷烟加强了研究。我国基本在20世纪初发展混合型卷烟已经成熟,一是从降焦角度考虑,烤烟的焦油产生量远高于白肋烟,纯烤烟烟叶配方的卷烟降焦较困难,单纯烤烟的香味浓度不足以适应降焦后卷烟须保持的香味水平,在80年代,将卷烟焦油量降至8mg/支以下是很难达到的。二是混合型卷烟对烟叶原料要求低、选择范围广,对烟叶供应有利,成本低。国外烤烟在大部分牌号中仅少量掺用,而此类烟叶经挑选后,在高端卷烟中也只有一半可用,主要是因为颜色偏深。烟草企业经过了多年的探索研究的开发,混合型卷烟目前发展的也只占市场份额仍然较低。造成混合型卷烟发展艰难的原因,一是国产白肋烟质量还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平,制造混合型卷烟的经验还需要加大科技投入,使得卷烟产品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二是消费者多年形成的吸食习惯不会轻易改变,国内消费者不太容易接受混合型卷烟。
目前混合型卷烟仍是国际市场上的流行口味,同传统的烤烟相比,混合型卷烟在充分利用烟叶资源、降低成本、减少吸烟危害、增加科技含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从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占有资源少地基本国情出发,也决定着混合型卷烟将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国产混合型卷烟,特别是中高端卷烟,还存在焦油偏高的问题,这与国际卷烟市场的发展方向是不一致的,因此,实现混合型型卷烟的稳步降焦是我国卷烟产品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在卷烟降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产品降焦要以稳定产品质量,维持产品风格为前提。二是产品降焦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跳跃式。三是降焦效果要具有重现性,保持降焦成果的稳定性。四是要积极关注产品降焦后的市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