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07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王健林的收藏故事(上)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在广州新白云机场的贵宾厅内,墙上挂了一幅是吴冠中的画。王健林带着几名员工在贵宾厅内候机,端详了半天断言是真的。于是把服务员叫来:“如果贵宾厅起火,你第一件事情干什么?”服务员回答:“经理吩咐,第一件事情就是抱起这里的画往外跑。”

  

  万金不卖的收藏

  

  1995年,辽宁文物局搬迁,一个尘封已久的大木箱引起众人关注。管库房的老太太说:“几十年了,从来没有打开过。”箱子一打开,举座皆惊。全是字画,吴冠中、刘海粟、傅抱石、李可染……件件精品,足有百幅之多。

  “那是在1963年,全国经济形势刚刚好转,东北局组织全国40位知名画家一线到东北写生,上长白山、穿林海,过雪原,最长两月,最短也有一二十天。可想而知,刚刚经历了3年饥荒,画家们酒足饭饱之余,故知新交,焉能不画兴大起?下得山来,每位都是精心构思。有的画了四五幅,历来低产的吴先生也画了一幅。画完之后,这些作品就被请进一个大木箱,一直放在那儿。文化大革命乱了之后更没人管。”王健林娓娓道来。

  当时他一听说有这么一箱宝物,立马派手下前往求购,全都碰了钉子。没办法,王健林亲自出马,专程跑了两趟。

  万达当时还在做一本万利的住宅开发,1992年销售额就已超过20亿。他对文物局的人说:‘你只要开价,我就给你,绝不还价。’当时我担心这些东西能不能保存的住,如果哪位领导想要,他敢不给?我跟他说我要建美术馆,更好地保存。不管怎么说,这个死榆木脑袋就是不卖。说文化大革命都过来了,这个东西得留着。现在我倒是敬佩他的精神,当时是生了一晚上的气。”

  如今已在收藏界浸淫25年的王健林,早已过了为一幅画而耿耿于怀的阶段,但听他“痛说革命家史”,依然能感受到其当年的懊恼之情。“这是我这一生中最遗憾的事情。”

  

  低调做收藏

  

  王健林在收藏界一直比较低调,以至于较长时间内国内拍卖界对王健林少有人察觉。而他才是吴冠中、石齐等诸多大画家背后真正的推手。

  1998年中国嘉德春拍,傅抱石巨作《龙盘虎踞今胜昔》以374万元成交。8年后,这幅画出现在万达集团展览中。2000年12月翰海秋拍,北京市文物公司“镇店之宝”八大山人《孤禽图》以50万元起拍。历经55轮激烈争夺,最后被持200号牌的大连万达“郭先生”440万元竞得,创造了八大山人作品的最高价。其实“郭先生”名叫郭庆祥,乃是万达集团旗下专门负责打理艺术品的珥宝斋掌门人。

  《当代绘画大师石齐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占用了一层全部的3个展厅。这是继吴冠中、杨延文之后,大连万达集团举办的又一个当代国画名家主流绘画大展。我有位同事问石齐先生:“届时将有哪些作品展出?”老先生坦白地说:“我也不知道。”到现场一看,不得了,自己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6个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120余幅,都被万达悉数收入囊中。

  “这说明万达非常用心。很多大家都是这样操作,像坐庄一样,基本上一网打尽,然后才会尽心包装。这里面任何一幅画拍卖掉,就能够把投资全部收回来。”有位圈内人告诉记者,“能在中国美术馆展览,以文化部名义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仅仅是协办,这么多年来,只有三个画家享受到如此高的规格。”

  

  “有钱”不行,还要“有心”

  

  1992年,郭庆祥在结识了北京人艺的导演梅阡后,准备筹拍一部在世顶级画家的纪录片《80瑰宝》,拍摄对象是吴作人、黄胄、董寿平、白雪石、古元等当时80岁以上的中国老艺术家。当时只有吴冠中的门没有敲开,他说:“年纪大了,画画的时间都不够用。没有时间接受采访。”

  当时吴先生的作品在全国已是拍卖会上的最高价。一幅8平方尺的作品,就能拍到三十几万元,比齐白石、张大千的画作都高二三倍。吴先生的回绝反而让郭庆祥留心起来。

  1995年,吴冠中的作品《香山春雪》从美国回流至国内,郭庆祥在拍卖会上连续举牌10多次,以40万收入囊中,这是郭庆祥收藏的第一幅吴冠中作品,之后又相继买下了《泼墨漓江》和《竹舍》。1997年,他接受了王健林的登门邀请。有了万达的支持,在收藏市场更是如鱼得水。

  王健林说:“我以前还有精力,哪里有好画,立马跑去看。现在没时间,肯定要有人帮我打理。但具体收那幅画,还得我自己拍板。”

  1999年大连举办建市百年庆典,吴冠中应邀前来,当时的市政协主席林庆民在接见吴老时说起:“我们大连有位收藏家,收藏了不少你的画作。”吴老连连摇头:“不可能,我的作品很少,而且几乎都在海外,大连不应该有。”

  当晚,王健林、郭庆祥便带着三幅画如约来到吴老下榻的酒店。一幅是吴老1990年创作的《香山春雪》,吴老看了马上说,这幅画原本是他在美国办展时送给一位美国朋友的。

  郭庆祥又展开一幅《竹舍》。吴老激动起来:“我已经有十多年没看到过它了……”

  “荣宝斋拿到日本去展览,当时一共装裱了吴冠中的50幅作品,但《竹舍》在装裱时丢失了。后来我们得知这个情况,并想办法收藏到了这幅作品。”

  第三幅《泼墨漓江》更让老画家拍案惊奇:“我一生只有这一张泼墨作品,上面的题诗‘旧思量,新梦长’还是我自己作的……没想到,大连真有我的精品。”

  第一次见面,万达的用心就让吴冠中产生了好感,之后郭庆祥又多次拜访吴冠中,得其亲自指点,成为了忘年之交。

  之后的故事人尽皆知:2004年6月,吴冠中世界个人巡展在法国巴黎开幕。其后在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陆续展出,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吴冠中热潮”。(待续)

  (摘自《财富堂》文/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