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03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女企业家薛建英的“三本账”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杜京 蒋露

  

  每一位成功的企业家都有自己的秘诀。无锡市明珠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建英的秘诀就是“三本账”:质量账、培训账、人情账。多年来,她靠着这“三本账”,把企业做大做强。昔日从开电缆经营部起家的她,如今已成为官林镇电缆生产企业中响当当的女企业家。员工们都说她这“三本账”,是深谙企业经营之道的“精明账”。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薛建英从办厂的第一天起,心里就有一本明明白白的“质量账”:一个企业如果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虽然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润,但损害了别人的利益,甚至给社会造成危害,这个企业在市场上就没有生命力,最终失去的要比得到的多。一次,一名外地员工悄悄地向她建议:“我们那里有些电缆企业在生产电缆时都是两头粗,中间细,这样省料利润高,我们为什么不也这样做呢?”薛建英一听,沉下脸,严肃地说:“企业不讲质量,不仅不会赢得市场,而且会断送企业的生命。”因为她始终严把质量关,企业生产的电缆从未出现质量问题,在市场上深受用户欢迎。去年底,江苏省质监局来官林镇突击检查电缆质量时,明珠电缆的成绩名列前茅。

  薛建英的第二本账是“培训账”。近年来,当一些企业出现员工频繁跳槽或用工荒时,薛建英从来不用为企业缺人发愁,明珠电缆的员工仿佛都吃了“定心丸”,舍不得离开企业。对此,公司员工刘美娟给出了答案:“薛总在给我们‘饭碗’的同时,还舍得花钱让我们学本领。在这里工作,我们有奔头。”多年来,薛建英定期请专家来企业为员工们上课,讲授电缆营销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对那些优秀的员工,她积极创造条件把他们送出去学习,有的甚至送到国外深造,每年在员工身上所花的培训费就要几十万元。她说:“企业对员工只使用、不培养,这不是一个好企业。培训员工,提高员工的素质,这钱看起来是花在员工身上的,实际上最终受益的还是企业。”钱准中是明珠电缆生产车间的班长,去年,他多次被送往无锡、南京等地参加技能培训,不仅业务素质得到提高,更学到了团队精神,在工作中倍加努力。

  “公司是我的家,员工们都是我的家人。”在关爱员工上,薛建英的心里还装着一本“人情账”。在员工眼里,薛建英不是严肃的女老板,而是一位可亲、可近的“好大姐”。今年初,当得知一名家庭困难的女职工生病需动手术时,她主动为这位女职工联系了上海一家医院,并带头拿出5000元钱,发动企业员工捐款。女工许良芬的丈夫长期在外工作,家中有一个正在读书的孩子,薛建英便经常关心她的家庭生活,还常常把做好的菜给她送去。只要员工的子女拿到奖状,薛建英就会乐呵呵地掏出奖学金给予鼓励。有些人不理解,说她钱多了没处花。而她则说:“关爱员工就等于是关爱企业。”

  薛建英凭着这三本“精明账”,凝聚了人心,赢得了员工的尊重,企业越办越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