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大型施工企业通常同时承包了一个以上的工程项目,为了保证每一个项目的成功,必须委托一个项目的全面领导者——项目经理在企业的授权下全面负责项目的管理工作。
近年来,我国建筑安装市场逐步发展、完善,施工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改革日渐完成,施工总承包模式也成为了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的主流。项目经理的职责和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必须具有较好的个人素质、良好的知识结构、丰富的工程经验和良好的判断力、相应的协调和组织能力。实践证明,充分认识项目经理在总承包项目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项目经理的作用,已成为总承包项目成败的关键。反之,项目经理任何一种能力的欠缺都会给项目带来影响, 甚至导致项目的失败。
□特约记者 何远智 本报记者 张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中国水电七局副总经济师伍有刚集高级工程师、高级政工师、四川省建筑业优秀项目经理、四川省建筑业优秀建造师等荣誉于一身。2010年12月,伍有刚被评为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先进个人,受到省委、省政府和省总工会的表彰。
“木匠”进山 自考圆梦
1976年,当过知青的伍有刚从水电七局技校木工班毕业,分到该局第三工程处四连当风钻工。那时,四川龚嘴水电站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伍有刚没有入编大坝木模工的序列,虽然专业不对口,工作更艰苦,风险也更大,但与他的名字“有刚”倒是更吻合了。第二年,他就评为全局青年积极分子,是水电七局技校首届毕业生的骄傲。
是金子总会闪光,伍有刚的职业生涯绝不会局限于隧洞和山岩,也不会定格为风钻工。不到两年,伍有刚被提拔为保卫科长。那时,国家重点工程铜街子水电站建设如火如荼。伍有刚当保卫科长很资格。他安排工作有条有理,处理事务游刃有余,应对突发事件沉着冷静。他经手的案子破案率名列前茅,几乎件件水落石出,尘埃落定。他所在的单位年年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恢复高考后,伍有刚选择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这条最艰难的路,仅用了两年半时间就拿到了行政管理专业的大专文凭。1992年,在保卫科吆喝了多年的伍有刚终于流动了。他被任命为水电七局河南小浪底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
小浪底工程不仅是黄河最大的水电工程,而且还是以迪菲克条款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工程。1996年,水电七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塑形象,自谋发展,伍有刚又受命于危难之际,担任了水电七局七分局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那时,七分局职工工资发放有了这月愁下月,待岗职工生活捉襟见肘,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做好职工思想工作、维护企业稳定是分局党政工共同的责任。伍有刚肩负重任,深知发展是硬道理,主动请缨,到最艰苦的地区,最困难的项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大渡河到黄河,从铜街子到小浪底,从政工干部到项目指挥,伍有刚在人生舞台上转换着角色。
经理荣光 屡建奇功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伍有刚凭借黄河小浪底等工程建设的业绩和驾驭项目的能力辗转于高山峡谷之间,在施工管理的领域中纵横驰骋。从1996年到2009年这十多年间,他兼任项目经理,四川冷竹关、云南小湾水电站岔小公路、四川天龙湖、小天都、白溪、柳坪、重庆彭水等水电工程项目都留下他的足迹,融注了他的心血和汗水,记载着他的优良业绩。他推行工作问责制,从严治项,说一不二,奖罚分明,并在无情管理中贯穿了有情沟通。白天他高效处理项目繁杂的事务,及时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及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协调好各种关系;晚上,他时常在深夜去工地突击检查,他说:“这可以给那些工作疲劳的人送去一份温暖和激励,同时,也给上夜班松懈的人一种警示。”他负责的工程项目个个都有板有眼,亮点多多:小天都318国道公路改线工程被评为“四川省交通厅优质工程”;具有“亚洲第一井”的柳坪电站调压井工程被评为四川省2008年度“用户满意工程”;2009年柳坪水电站厂区枢纽土建工程荣获“四川省天府杯银奖”。同时两次被评为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安全生产先进项目部”。
伍有刚的水电人生既有江河奔腾起伏的旋律,又有金刚钻无坚不摧的犀利。他是优秀项目经理,也是出色的科研带头人。伴随项目经营,伍有刚率领他的团队攻坚克难,柳坪项目部亚洲最大调压井的施工不仅圆满鸣金,而且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2008年,“提高调压井砼质量QC小组”获四川省工程建设系统优秀QC小组一等奖,并获全国建设系统优秀QC小组奖;安全科技项目《柳坪水电站超大矩形调压室施工期及运行期安全生产技术研究》通过了国家安监总局委托四川省安监局组织专家进行的验收鉴定,分别荣获中国电力建设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中国水电集团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2010年12月9日,柳坪电站项目部《一种洞室顶拱模喷混凝土施工结构》获得了国家专利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实现了二分局专利“零”突破。伍有刚组织完成的《模喷混凝土施工工法》、《软弱地质条件下高边墙悬挂混凝土间隔衬砌施工工法》等技术成果还成为中国水电集团公司工法。
2006年12月,伍有刚被提任为水电七局副总经济师兼二分局副分局长。他的管理视野和工作半径从分局扩大到公司,他的足迹也由分局所管项目延伸到公司所管的项目,管理领域也从传统的水电产业扩大到新兴的铁路、风电等非水电产业。他职业生涯更加充实而丰富,人生历程也更加精彩。2009年9月底,他赴南广铁路二分部现场督导。半个月后,指导帮助二分部扭转履约严重滞后造成的被动,生产形势逆转,项目从落后变为先进;2010年4月,甲米项目陷入困境,项目经理提出辞职,伍有刚先后5次赴现场,指导帮助项目步入正轨,得到业主、监理肯定;2010年8月,邛名公路项目在攻坚阶段,伍有刚3个月内先后去了13次督导工作,帮助项目最终在全部六个标段中第一个实现了竣工验收目标。2010年2月,水电七局承建的南水北调焦三标项目履约硬是困于“三焦”:一焦工程进度滞后、二焦经济关系不顺、三焦施工队伍散乱。项目管理人员为之焦头烂额。水电七局领导层决定调整经营管理模式和项目班子,由公司直管调整为分局自管,委派伍有刚协助分管该项目,并负责关注调研地处中原的穿黄项目、北汝河项目等南水北调工程。不到半年,焦三标项目柳暗花明,“三焦”变为“三喜”。一喜进度赶上;二喜止损扭亏;三喜在南水北调中线局和中国水电建设股份公司组织的“百日劳动竞赛”中名列前茅,连续两次夺得流动红旗。
经营管理系统资深专家说到伍有刚,都竖起大拇指:这小子是个“福将”,到哪个项目把脉,哪个项目就有转机、有起色,甚至能化腐朽为神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伍有刚以自己曲折而丰富的职业经历演绎了这句名联,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后记
2010年盛夏,笔者和伍有刚在江苏响水风电项目部不期而遇。作为伍有刚的同学、同事和同龄人,在摆不完的龙门阵中,伍有刚说得最多的还是工程项目。“把项目打造成品牌的闪光点、效益的增长点、人才的培养点、文化的传播点、环境的优美点”是他经营项目的五个“金点子”;“思路、方法、责任、激情、结果”是他与项目管理人员共勉的五个关键词;“别人能干的,我为什么不能干好?!别人能干好的,我为什么不能干得更好?!”是他的坚定信念。“先天不足,后天尚努力,别人努力一分,而我则要努力十分!”
伍有刚也直接和间接听到不少关于他的赞誉,但他的表情很平常,说的话则耐人寻味:“做项目,履约、赚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只要念好合同圣经,算好经济细账,守住安全要塞,把好质量关口,就十拿九稳。”这正是他30多年奋进不息的自我评价,人们不难由此窥见到他事业成功的主要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