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行业和企业的特点和现状,她开拓进取,勇于实践,在坚持以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前提下,创新提出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举措,在完善财务内部制度等方面做了一系列深入的工作。
□ 胡双荣
中国石油辽宁销售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公司所属的地区分公司之一,近年来公司卓然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在助推企业经济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公司领导班子带领下,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信息化的轨道上快速前进。种种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公司财务团队的领头雁,她就是中国石油辽宁销售公司的总会计师李丽。
注重夯实财务基础
开拓创新引领超越
2001年任总会计师伊始,通过认真学习和调研,她积极实施集团公司财会管理机制的方针政策,即实行资源、价格、运输、结算“四项统一”,实行资金、债务、会计核算“三个集中”,全面推行预算管理。
一是全面加强预算管理,建立科学考评体系。通过“年初定目标,月度排大榜,季度细分析,年终严考核”,按照“严格管理、总量控制、突出重点、保证均衡”的原则,对运杂费、修理费、租赁费、招待费等敏感弹性费用实行定额预算管理,并把费用预算现金流与资金计划紧密结合起来,做到计划要素对称,预算调控可行,将全面预算管理执行到底。李丽认为,只有科学的考核才能促进企业科学的发展。针对中国石油辽宁销售公司下属各公司差异情况,通过不断广泛深入调研,她主持设计并构建了“21项经营管理指标综合考评体系”,这一考评体系包含了企业运营能力、盈利能力、贡献能力、偿债能力以及成本费用消耗水平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非常富于创造性和前瞻性,更切合企业实际,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中国石油销售企业乃至国内成品油销售行业中居于领先水平。
二是推动会计一级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效率。2003年,李丽在辽宁销售公司率先成立会计一级集中核算领导小组,选取试点单位,进行系统测试,仅仅一年,集中核算取得成功。辽宁销售公司的所有财务合并报表一次自动生成。至此,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对省、市、县直至各加油站的核算业务便一目了然,并且通过实施穿透查询和实时监控,实现了信息高效传递、资源高度共享。月度财务报表和季度财务报表的自动生成大幅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提高了风险控制能力,进一步与国际同行业财务管理通行做法接轨。
三是狠抓财会建章立制,完善财务“内部立法”。李丽还坚持“用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的原则,严格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她主持制定财务制度147个,行文29万字,形成了公司财会管理15个方面的“配套立法”。企业资金、资产、核算等各项工作在财务管理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她主持制定《中国石油辽宁销售公司内控管理手册》财务部分内控流程97个,占公司重要业务流程的57%,这些流程图环环相扣,关键控制文档严密规范,有很强的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企业财会管理在科学规范方面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打造可靠回款渠道
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是睿智把关,力排万难,确保资金安全回笼。多年来,李丽一直把货款安全回笼作为财会管理的重中之重。她指出,市场销售和加油站员工辛苦挣钱不易,财务人员的首要职责是千方百计加快货款回笼,把挣到手的钱看住、管好。首先,通过规范银行账户管理,坚持全公司在同一家银行统一开户,一个会计核算主体只能开立收、支两个银行账户原则,使辽宁销售公司自重组初期的380个账户减少至113个,为“收支两条线”提供网络支撑。其次,通过与银行签订到加油站、营业室上门收款协议和资金清算协议,实施省公司网上银行自动归集所属各公司收入账户资金,打造可靠货款回收渠道,提高资金运行效率,保证货款安全回收,给资金系上安全带、保险绳。对于历史遗留的呆死账,通过坚持“谁经手谁清欠、责任人离岗清欠、主要领导负责清欠、债务重组以现金为主、依法清欠”五项清欠原则,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立体交叉的清欠工作,清回大量现款,盘活了资金,并明令禁止新的赊销,从根本上消除了资金安全隐患。
二是强化对标分析,科学完善,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2009年,她组织财务部门与强势发展的其他公司进行全面对标分析。通过板块的精细化管理会议进一步明确对标分析的方向。她组织人员制定实施方案,在省市之间开展对标分析,搭建成“两级三体系”对标模型。通过对标分析,辽宁销售公司与同行业标杆企业对标,锁定41项指标,逐一分析,改进不足,逐渐缩小差距,全面提高了企业的盈利和竞争能力。2010年,辽宁销售公司还获得了销售量、利润第二名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