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4月17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舞好产业龙头 唱好发展大戏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一个以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为主的工业新区正在迅速崛起。展望未来,文林工业园区将高昂龙头,破浪前行,以飒爽的英姿迎接四海宾客。

  2010年底金利纺织有限公司十万纱锭迁建技改项目竣工典礼的锣鼓声、破土的机器轰鸣声还在耳边萦绕,总投资达20亿元人民币、占地500亩的欣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LED蓝宝石晶体生长项目又于3月4日正式签约入驻,“文林工业园区”这个响亮的名字渐渐被广大投资商所认知,所追随。

  

  科学决策

  决战城南

  

  2006年初,在仁寿籍优秀儿女座谈会上,“没有好的平台怎么去招商?”、“招来了项目落户到哪里去?”的声音一度不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和提案里都提到了园区平台建设滞后的问题。这些呼声引起了县委、县政府决策上层的重视。在经过充分调研、深度酝酿后,最后决定建设文林工业园区。文林工业园区以其良好的区位位置,畅通的交通环境,承载着承接产业转移、推进仁寿县新型工业化的特殊使命应运而生,为仁寿县发展工业打造新的平台。决策形成后,园区抽调得力干将10余人,在佐桥村租用几间简陋的办公房,开始了文林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之旅。

  时间回到2010年12月,在金利纺织新厂区举行了十万纱锭迁建技改项目竣工典礼仪式,这是仁寿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省、市、县相关的领导、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周边的老百姓都来见证这个历史时刻。园区管委会主任李明元接受笔者采访时铿锵有力地说:“文林工业园区是仁寿县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是仁寿县发展工业的希望所在,园区干部职工一定会建好这一平台,为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破解难题

  大干快上

  

  “文林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是一个不断破解难题的过程”,李明元主任深有感触。征地难题是横亘在工业园区建设者面前的一道鸿沟,稍有不如意,老百姓就要闹阻工,为此,园区切实按上级文件标准执行补偿,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征地矛盾逐步减少,项目推进速度大幅提高。

  资金窘境,是留给工业园区建设者破解的又一道难题,没有启动资金怎么办?园区领导班子经过深入研究,决定采取借鸡下蛋的办法搞建设,搭建了仁寿县文林工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这一融资平台,并成功贷款2.4亿元,解决了资金发展瓶颈。

  在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进程当中,园区人还倾全力而为,把园区当自己的家,把园区的事当自家的事。2010年7月,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侵袭仁寿,为保证企业的生产安全,管委会全体干部取消休息,全天候24小时分组巡查,一边帮助受灾企业生产自救,一边为没受灾的企业保驾护航,由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带领干部职工整整一个星期坚守在园区。为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管委会还施行了项目促建制度,把项目建设落实到人头上,定期召开项目促建办公会,争工期,赶进度。

  正是由于大家都有一股破解难题、大干快上的韧劲,文林工业园区才得以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形成10平方公里开发框架,并使园区基础配套设施迅速得到完善。

  

  创优环境

  和谐发展

  

  “形象取信,精神制胜,规范运作,科学发展”这是园区领导班子对建设文林工业园区形成的共识,并用这一思想指导园区的工作部署和开发建设。

  首先,对工业新区进行了科学规划。园区聘请专业人士编制工业区控制性详规,目标定位为依托城区,提供产业支撑,解决城区就业,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示范园区。产业布局上以发展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为主。

  其次,坚持基础设施优先发展、重点发展。2010年,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5亿元,完成场地平整20万方,道路路基3公里,道路硬化1.2公里,排洪渠整治1.3公里,110KV电力线路建设2.5公里,10KV电力线路建设1.3公里,供电、供水、排水、通信、宽带网、有线电视等管网全线贯通,基础设施大框架全面完善,承载企业能力大大增强。

  第三,创优政务环境。工业园区管委会不断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对入园企业实行手续全程代办、限时办结制,使企业全身心投入建设和生产。在园区内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收费,将工业区办成“少费区”。

  

  强抓项目

  集聚产业

  

  “项目是工业园区的生命,必须抓紧抓好”,李明元主任在园区全体干部会议上掷地有声地强调。项目从哪里来?靠的是招商。开发文林工业园区以来,工业园区广开招商门路,以项目凝聚人气,以项目为第一菜单,组织强力班子做足招商引资基础工作,精心包装最具吸引力的项目,编制最美的招商引资手册,春节期间组织仁寿县境内和园区的投资商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起到以商招商,以商引商的效果。工业园区负责招商的同志还积极主动走出去引商,组织人员参加市、县举办的在发达地区的招商活动。每年均利用西博会契机,向成渝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转移区域全面推介文林工业园区的优良投资环境、交通优势和产业基础,打资源牌、打乡情牌。一大批投资商和企业老板纷纷来到工业园区考察、洽谈项目。

  目前,园区共引进项目39个,其中1000万元至5000万元项目29个,5000万元至1亿元项目5个,亿元以上项目5个。已建成投产企业28户,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销售过亿元企业10户,累计入库税金过亿元。同时,园区项目储备态势喜人。投资2.6亿元的川南食品生产线和投资2.4亿元的李记食品深加工项目有望尽快落户园区。金麦邦食品、南通纺织、爱莎服装、宇飞制衣、科瑞制药等一大批项目对园区发展非常看好。随着成赤高速的建成通车,雅眉资、仁沐高速的开工修建,仁寿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园区的发展面临新的更大的机遇。2015年园区产值过百亿,税收过5亿的目标也不再遥远。一个以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为主的工业新区正在迅速崛起。

  展望未来,文林工业园区将高昂龙头,破浪前行,以飒爽的英姿迎接四海宾客。

  优惠政策

  ·土地政策 园区规划内的土地为生产性的项目用地,有足够的国有土地指标存量,用地指标采取挂牌方式出让,使用年限50年。地价按项目情况“一式一例”。

  ·税收政策 园区内相关产业的生产性企业执行国家西部大开发和灾后重建的税收优惠政策。

  · 规费政策 投资新办企业的注册登记、证照办理只收工本费。事业性收费按标准下限减半征收。工业用水、电、气按下限收取。

  

  优质服务

  

  “见章盖章制”

  凡是园区内涉及企业和个人建设与发展相关的土地征用、规划建设、安全环保等行政许可事项,由园区管委会审查批准盖章后,县级各相关职能部门见管委会批准章印,立即办理相关证照和手续。

  

  检查县长准入制

  凡县级部门需到园区检查,必须经县长批准方可进入。

  

  处罚报告制

  县级各部门凡对园区的企业进行千元以上的处罚,必须报告县软环境办公室,经批准后方可处罚。

  

  法律服务免费制

  凡进入园区的企业,第一年的法律咨询服务费全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