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大典·国家卷》首发式暨“十二五”规划与民营企业发展战略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大典》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等5家机构联合组织选编,以企业家创立、经营、管理企业的事实为依据,记录了各个时期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奋斗历程,树立了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先进典型,弘扬了民营企业家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以及在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公益事业、慈善事业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周耀庭,河北任氏集团总裁任亚莉分别代表入典企业家、中小企业家发言。
周耀庭对《大典》正式出版给予了高度评价,在谈到民营企业如何才能健康、持续发展时,周耀庭结合红豆集团50多年的发展历程,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周耀庭说,“十一五”是中国经济极不寻常的5年,也是中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的5年,这一成果来之不易,今年是“十二五”开篇之年,也是“十二五”奠基之年,下一个五年,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将深度转变,科学发展、生态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将成为发展的方向,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将成为发展的主线。这给民营企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是摆在每个民营企业家面前的一道命题。
企业的发展需要机遇,机遇从哪里来?周耀庭认为,及时吃透并准确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就是最大最好的机遇。因为党的方针政策,最具全局性、科学性、前瞻性和导向性,企业及时理解并贯彻执行,就能避免走弯路,保证企业走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周耀庭说,红豆集团就是在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中,抓住了一次次发展机遇,从一个只有几个人的手工小作坊,发展成今天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其间有六个发展节点最具说服力。
第一个节点是1957年在国家鼓励“小手工业者联合起来”的政策下,港下乡的两个小手工业主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主动带头将两个小作坊合并,并命名为港下针织厂,红豆集团的前身应运而生。第二个节点是1983年,在改革开放的大好政策下,小厂迅速发展壮大。第三个节点,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企业迎来了又一次大发展,红豆成立企业集团,走上股份制道路。第四个节点,随着国家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2001年红豆股票上市。步入了资本运营的红豆集团发展日新月异,上马高科技的子午线轮胎项目成功进军高新技术领域。第五个节点,2007年,红豆在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政策中寻找到了新机遇,到柬埔寨创办了占地11.13平方公里的经济合作开发区。第六个节点,进入新世纪以来,红豆集团从党的科学发展观理论中捕捉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加大投入开发绿色生态产业,现已形成红豆杉种植培育、药物提炼、制剂生产、苗木销售、生态旅游、后继开发的庞大产业链,产业规划年产值突破50亿元。
周耀庭认为,民营企业要想保证健康、持续发展、做大做强,企业家要具备六个意识。首先是创新意识。只有创造出源源不断的新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不同需求,才能在市场上分得一杯羹。一个企业家必须能够经常地自我否定,超越自我,开拓创新,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其次,要有品牌意识。大德大智是人生一种最高境界,一个强大的品牌就是企业的最高境界,一个长久的企业,往往都是从培育品牌开始的。一个企业家只管一代,一个品牌能管几代,谁拥有名牌,谁就有了通向国际市场的决赛权。再有,要有人才意识。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识人才者也是人才,能用人才者是天才。”只有夯实人才这一基石,企业发展才有了强力支撑。还有,要有责任意识。企业不仅仅是社会的一个经济单位,它已成为一个享有权利、也要承担社会责任的公民。换句话说就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是愿不愿意,也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企业必尽的义务。如果割裂与社会的脐带关系,企业将一事无成。另外,要有文化意识。企业精神强调的是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也就是对自己企业的忠诚和敬业精神。员工要有文化,企业要有精神,企业家要有思想。没有文化,企业将一盘散沙,难以发展壮大。最后,要有发展意识。小平同志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创新意识也好,品牌意识也好,人才意识也好,责任意识、文化意识也好,目的都是为了发展。只有发展,才能多缴税,多解决就业,多发工资,为国家、为社会、为员工创造财富和幸福生活。
既然发展如此重要,如何发展则更重要。周耀庭认为,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发展不能要,没有效益、重复建设的发展不能要,不讲科学、不可持续的发展更不能要。要科学发展、生态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将企业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红豆集团连续三年为员工涨工资,仅2010年就上调员工三次工资,平均增幅达49.6%。作为一个企业,在享受公共资源的同时,必须同时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并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是民营企业的责任,也是企业家的责任。
(谢昌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