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4月12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十二五”起步 四川力推新兴产业发展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四川省召开“十二五”规划实施政策解读报告会

  □ 本报记者 伏芝勇 实习记者 邱璐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十二五”规划纲要之后,各省区市以其为根本,结合自身情况迅速展开规划编制及实施的相关工作,描绘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日前,由四川省高科技产业化协会主办,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经济信息化委员会、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等部门参与的“四川省‘十二五’规划实施政策解读报告会”在成都举行。报告会以“解读规划实施政策、给力高科技”为主题,吸引了数十个相关部门及300多个高新技术企业参加。

  

  四川“十二五”

  在产业调整与转型中起步

  

  据悉,四川“十二五”将突出工业化主线,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联动,同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在“十二五”期间新建5至10个省级高新区,推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达到30个以上、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达到100个左右。

  报告会上,四川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省经信委巡视员宋伍生以《调整结构优化布局转变工业增长方式》为题,首先陈述了四川“十二五” 在产业调整与转型中开局起步的工业发展现状,然后从调整结构的重点和途径、优化布局的措施和政策两个方面进行了解读,最后给出了转变增长方式的对策和建议。在实施政策的解读方面,宋伍生特别强调,根据国家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的方针,四川应进一步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改善产业投资环境,在充分开发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发展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优势产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成为重中之重

  

  记者了解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四川省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头戏,高新技术企业迎来发展黄金机遇期。目前,由省科技厅牵头,联合有关委、厅、局,启动了《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品“十二五”培育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培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园区为载体,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具有基础、优势和特色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等产业,遴选确定一批战略性新兴产品,集成资源,分层次培育,实现重点突破,引领和支撑四川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着力解决一批重大关键技术,重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品233个。其中,做强做大20个重大关键产品、加快发展90个以上重点培育产品、引导发展100个以上区域特色产品,适时调整补充新的产品,加快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品产值总规模预期达到5000亿元以上。

  四川省政协农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巡视员王光四,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罗治平分别以《“十二五”确定的经济发展方式》《“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品政策与企业的机遇》为题,在报告会上对已确立的总体目标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

  

  高新技术企业受鼓舞

  现场纷纷问政策

  

  这次报告会所进行的规划实施政策解读,虽然更多的还是方向性的,但已令到会的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备受鼓舞。听完解读报告后,企业家们根据自身企业的调整转型或发展情况,纷纷拿起话筒,向作报告的领导、专家问政策、要政策,期待热切。他们的问题也都在现场得到了相应的解答、解释或解读,个别企业还听取了专家的指导性意见。罗治平强调,四川在“十二五”期间,对真正有成长潜力的先导产品和重点产品加以重点支持,加快其产业化进程,尽快做强做大,这一方向十分明确;而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技术研发、运营维护成本以及产品价格较高等特点,将会采取积极的财税优惠政策,政府也将在引导、激励、服务和规范等四个方面发挥切实的作用;希望高新技术企业积极主动,牢牢把握机遇,迎来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