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任中石化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苏树林调任福建省委副书记后,现任中海油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傅成玉将接替苏树林任中石化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现任中石油集团副总经理王宜林则将调任中海油接替傅成玉。
4月8日,中组部有关负责人前往两家公司宣布了新的任命。这也是近年来三大石油公司高层少有的大换血,中石油集团公司内部人士透露:下一步石油公司高管还将陆续有变动。
中石化掌门人空置7天
引发这轮人员大换班的是,4月2日中石化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中石化股份董事长苏树林调任福建省省委副书记。随后,中石化集团掌门人的位置一直处于“空缺”状态,直到4月8日。
以往,国企人士变动一般是在原高层离任时,新人同时到任。
记者发现,掌门人位置空缺如此之久,或与政府拟在两大油气巨头集团层面设立董事会制度有关。此次,新任的两掌门人均为集团董事长。国资委一直推进董事会制度在央企的设立。之前,中石化、中海油集团层面均尚未有董事会。
值得注意的是,傅成玉仅担任中石化集团的党组书记、兼任董事长,并不像苏树林一样同时担任中石化集团总经理。
中石化集团内部人士披露,中石化旗下上市公司中石化股份总裁王天普将提升为集团总经理。但截至发稿,中石化集团官方未证实这一消息。
“此次石油公司高管大换血的一个亮点体现在党组与经营层分离,以前央企的一把手既是董事长、又是总经理和党组书记,现在则分别由两个人担任。这也是国资委一直在推动的央企管理方式的改革,也透露出国资委在大型央企推动改革的端倪。”中石油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
王宜林履新
作为一名资深石油人,王宜林在中石油内部履历丰富,曾在新疆工作多年。2003年7月,王宜林进入集团公司领导层,任中石油集团总经理助理,并于同年12月担任中石油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从2004年5月开始,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中石油集团一位人士认为:“王宜林此前主要分管集团的科技工作,其领导能力强,为人务实且极具亲和力。”
他所接掌的,是一个快速成长的国家石油公司。
近年来,中海油在海外进行大力扩张。就在3月29日,中海油与英国图洛石油公司签署销售和购买协议,以约14.67亿美元收购该公司在乌干达1、2和3A勘探区各1/3的权益。
作为新掌门,如何延续中海油的辉煌,推动中海油更快更好地发展,王宜林重任在肩。
另一方面,中海油总公司总经理人选仍未公布,但外界认为由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杨华出任的可能性较大。
去年8月,傅成玉宣布辞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一职,但留任董事长职务。杨华获任为新的首席执行官,并出任副董事长一职,一度被外界认为是全面接掌中海油的热门人选。
中石油高层或有更大变动
公开资料显示,傅成玉出生于1951年,今年60岁。中石化一位内部人士认为,傅成玉担任中石化的董事长、党组书记可能只是一个过渡,将来可能还会对中石化董事长人选另有考虑。
中石油集团一位消息人士对记者透露,接下来石油公司高管还将有一次大变动。此前业界也传出中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蒋洁敏可能调任西南某省,其继任者可能是中石油集团的一位副总经理。
中石化董事长苏树林调任福建省委副书记,引发了社会上关于央企高管调任地方任职的讨论。此类调任之前不乏先例,2003年,中海油总经理卫留成也曾调任海南省委副书记。(本报综合报道)
【新闻延伸】
国企“同行大换班”成趋势
有意思的是,三大油气巨头高层大换班,使人想起了几年前煤炭央企的高层大换班,和更早之前五大发电集团之间的高层大换班。
2008年,原华电集团总经理、党组书记曹培玺出任华能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神华集团的副董事长、党组副书记云公民接任华电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原国电集团党组书记、副总经理李庆奎接任华电集团党组书记、副总经理;国电集团的空缺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党组成员、党组纪检组组长乔保平调任为国电集团党组书记、副总经理。
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记者称,政府这样做自然有其好处,因为首先同行了解同行的情况,而且,同行不同国企发展中各有侧重和优势,高层调换能使得企业能更协调发展,三大油气巨头未来肯定是要成为全产业链能源巨头的。傅成玉有着丰富的上游勘探以及海外并购经验,而这正是中石化的短板。在傅成玉的率领下,中海油进行了系列大型海外并购。傅成玉的这些经验将给中石化很大帮助。(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