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3月10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煤矿男人堆里的女强将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记淮北矿业第五届巾帼十杰临涣矿女工高美荣

  身高一米六零,走起路来快疾如风,红色安全帽下一缕短发,显得是那么干练,600度的眼镜背后透着着一股聪慧和睿智。有人说煤矿受条件限制,是爷们的天下,刚走出校门的她楞是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在煤矿这个男人堆里立稳了足,站住了脚。她,就是被誉为“男人堆里的女强将”的淮北矿业第五届“巾帼十杰”、临涣煤矿机电科技术员高美荣。

  不甘平庸,以岗位需要转型。2006年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的高美荣与男友一起应聘投身矿山,来到临涣煤矿这片陌生土地。在机电科见习一年后,刚刚熟悉工作的她又被一纸调令来到通讯科,从事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面对着陌生悠闲的工作,她感到了轻松,同时也有一种莫名的空虚充斥着她的生活。

  “是在安逸中无忧无虑生活?还是在忙碌中实现人生价值?”高美荣选择回到忙碌充实的机电科。机械方面的技术员需要经常下井,身为女同志不能深入井下是高美荣面临的最大障碍,她弃机从电从而解决下井难题。机、电虽为一家,但隔行如隔山,为更好地在实践中学习,每天高美荣都及早换上工作服,带上红色安全帽,背上工具深入工作现场第一线,同维修工一起劳作,在她嘴里听不到其他称呼,全都是师傅。由于她谦虚好学,老师傅们也都乐意教她,慢慢地老师傅们手中的“绝活”她学会了,很快,一个学机械出身的电工女将崭露头角,使各级领导及全科职工对她都十分赞赏。

  学以致用,以技术改造创效。高美荣注重汲取机电管理的先进经验,结合矿井生产实际,潜心研究,制定翔实改造计划,使先进的机电设备得以应用。2010年,她负责压风机组恒压供风节能控制技术改造项目,根据煤矿压风机系统工况的特点,采用变频器、可编程控制器、触摸屏、工业计算机、传感器等技术,实现压风系统的恒压供风、远程自动控制、远程可视控制功能。此改造有效保持了系统内空气压力稳定,调整了整体负载平衡,减少了排气放空,节约了更多能源,提高了监控系统全面有效性,为实现压风机组无人自动化操作奠定了扎实基础。同时由于变频技术的投入使用,每年仅电费支出就节约38万余元。

  大胆创新,以科技装备服务生产。临涣煤矿原地面生产系统的8部皮带机全部是人工值守操作,不仅占用人员多,而且是事故点,效率低。为此,高美荣结合矿井生产实际,大胆提出“地面生产系统实现无人值守”设想,对地面生产系统设备进行自动化、集控化技术改造。投入运行后,不但实现主井生产系统与提升系统的无缝对接,使皮带各项保护更为灵敏可靠,同时节省人力25人,仅人工工资每年就可节约75万余元,真正实现了减人提效的目标。随后她又在机电科技术人员的配合下,对生产调度、地面区域实现工业电视监控网络化进行改造,并向井下生产系统延伸,使井下主井装载、东、西部主运皮带等系统与调度指挥中心显示系统和工业电视监控系统链接,实现了矿井生产和辅助环节的自动化监控,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工作流程和管理方式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选准课题,以技术攻关解难题。2010年投入运行的英格索兰螺杆式压风机由于受设计缺陷影响,运行中的压风机一担出现高压掉电就会产生喷油现象,不但提高职工维修难度,影响井下正常供风,同时产生大量不必要的材料支出。为解决这一难题,高美荣与包机组成员一起查阅资料反复研究发生问题的根源,最终通过在空压高压控制回路中加电压继电器,将电压继电器的辅助点串入空压机控制器的急停回路中,当高压失去时,控制器及时发指令给断油阀,及时关闭断油阀,防止空压机喷油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约材料投入5万余元,该项目在临涣煤矿第九届科技工作大会上获得小改小革二等奖、集团公司“创新创优优秀成果奖”。

  高美荣就是这样在工作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用实际行动证明“巾帼不让须眉”,女人在男人堆里也能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几年来,高美荣连续获得临涣煤矿“学习型职工”、“创新创效优秀成果奖”,她所在班组也获得“巾帼红旗班组”称号,2011年高美容又被淮北矿业集团评为第五届巾帼十杰。

  (郜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