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军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全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充分发挥行业党委领导的体制优势基础上,注重创建一套科学的促动、自动、比动机制制度,形成了3352个会计师事务所党组织和30880多名党员自觉创先争优,并带动广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全体从业人员创先争优的生动局面。
一、开拓创新,探索建立自觉创先争优的科学机制
经过谋划启动、部署发动和督导推动,全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创先争优活动起步扎实、开局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事务所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个别同志被动参与、机械应对等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同时为避免“两张皮”、“一阵风”、“有热有冷”等问题,我们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利用行业党委优势,把握行业内各事务所和从业人员发展方向一致、业务工作相近、职业性质相同、具有较强可比性的特点,经过多方调研、反复研讨、周密论证,征询地方行业党组织、协会及事务所的意见建议,创建了“综合指标导引、分类自我评价、纵横定位定向、分级核实公开、管理持续优化”的行业自觉持续创先争优机制,从业务、管理、质量、党建、发展等10多个方面量化1561个可考核、可比较的具体指标,并确定相应的评分标准,引导事务所和从业人员明确具体的发展目标和要求。
通过行业自觉持续加强创先争优机制建设,我们努力把创先争优的目标和效果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把创先争优的动力和激励统一到综合评价上,把创先争优的过程和行动统一到优化提升上,力求使创先争优成为全行业的共同价值取向,成为行业上下的自觉持续行动。
二、依靠机制,初步形成自觉持续创先争优的生动局面
把综合评价过程内化为各单位、各岗位人员的定位定向提升工作。我们组织指导各会计师事务所和从业人员按照自己所属类别如实填报相应综合评价信息,引导他们与自己的过去进行纵向比较,正确认识和评价自身发展水平;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分工负责,对各会计师事务所和从业人员上报的综合评价信息进行核实,在此基础上科学评价打分,并逐步有序公开综合评价行业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引导各地行业协会和各事务所及从业人员与同行同业横向比较,找出差距,找准方向,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提升措施。
把行业创先争优的实际行动外化为行业科学发展的明显成效。引导全行业围绕国际化发展、拓展新业务领域、组织形式转制等行业科学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点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向香港方面推荐了内地12家大型事务所直接从事H股企业审计业务,在香港设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海外会员服务机构,扶持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走出去”设立境外分支机构,行业国际化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通过印发业务指导目录、举办注册会计师新业务拓展论坛、与有关地方政府合作建立会计服务示范基地等,大力拓展新业务领域;推动10家大型事务所带头,基本完成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转制,着力破解事务所做强做大的制度瓶颈。行业科学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激发了行业创先争优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三、完善机制,健全制度,持续推动行业跨越式发展
完善机制建设。深入总结行业创先争优机制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完善综合评价各项指标,进一步明确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着力点并将其融入指标体系,使创先争优指标体系更趋科学合理。优化综合评价信息填报平台和管理流程,使其更趋便利。强化综合评价结果反馈制度并突出结果运用,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技能竞赛活动,既展示行业发展成绩,又引导各事务所不断做强做大,引导从业人员树立更高的职业追求。以综合评价结果为依据,树立和表彰优秀注册会计师等各种先进典型,切实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升注册会计师队伍的政治修养和业务水平。
加强制度建设。集中从三个方面抓好各项制度建设,推动行业管理和党建工作进一步科学化、精细化、机制化、规范化。
推动科学发展。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行业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与制度,形成促进行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经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努力使行业发展明显上一个新台阶,行业业务收入增长50%左右,在我国现代服务业中脱颖而出,一大批领军人才取得国际资质。
(作者系财政部副部长、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