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的子弹乱飞,各种原材料涨价,不仅让普通百姓感觉到压力,企业也切身感受到了危机四起以及不得不面对财富缩水的现实。一时之间,如何避险也让各家企业伤透了脑筋。
□ 张瑞洁
外汇风险不再怕
笔者走访嘉兴多家银行发现,目前专门为公司外汇理财而设立的理财产品已有不少,这些产品大都能规避汇率波动风险,锁定成本收益,适合有进出口贸易的公司和机构。像农行的远期结售汇业务,银行与客户可以约定于未来某一特定日期或时期,依交易时约定的币种、金额及汇率进行交割的结售汇交易。而中国银行一位业务员则向笔者介绍了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业务,目前嘉兴已经有479家进出口企业获得了资格。他认为,该项业务对有进出口贸易结算业务需求的公司客户还是十分适用的,应该能够满足企业在使用本币结算、规避汇率风险、简化业务流程、降低交易成本、拓展海外市场等各方面的贸易需求。
银行来当“小管家”
“负利率”时代,现金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对企业来说也是如此。在此背景下,对公理财产品开始逐渐受到企业的关注。
“企业总有一些暂时闲置不用的资金、尚未使用的融资款或者从证券市场撤出的投资,如果把它们一存了事,其实对资金造成了无形的损耗,现在银行推出的对公理财产品已经有很多了,完全能满足企业各个阶段闲置资金的需求,获取的收益也还不错。”一位企业的负责人介绍。据了解,目前嘉兴市区各大银行基本都开设了财务顾问的业务,来帮助企业打理钱财。
不过,尽管目前银行在对公理财产品上颇下了一番苦功夫,但据了解,由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财项目的经营,收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还有就是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银行理财产品预期虽然经过一定的科学测算,但产品最终实现的收益很可能与预期收益有一定的偏差。“现在市场上的理财产品五花八门,每个银行都有不少理财产品,但事实上它们不外乎是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人民币理财产品、外汇理财产品、各种类型基金、信托产品、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等。”他表示,还是需要对购买的理财产品到底是何种类型要有所了解,毕竟理财产品不等于储蓄存款。对于企业来说,选择风险小、资金周转快和普遍高于活期存款利率的银行理财产品可能会更实惠一些。
套期保值对冲风险
“今年到期货营业部做套期保值的企业多了不少。”中大期货海宁营业部的工作人员在电话里告诉笔者,“现在很多原材料价格波动很大,企业生意不好做。通过期货市场来对冲风险成为很多企业的选择。”
“所谓套期保值,就是你对现货有什么担心,就通过期货做什么。”这位工作人员说,企业如果担心现货价格下跌,就可以通过期货市场卖出期货合约;担心现货价格上涨,就通过期货市场买进期货合约,从而使现货的风险得以回避。不过,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开展的品种还很有限,现货原材料跟期货相关的公司还不算太多,因此,套期保值业务的开展还是有所局限的。
据了解,企业去期货营业部做套期保值,期货公司一般都会对企业的情况做具体分析,特别是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等重要环节,找到企业的风险到底在哪里,以便研究出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保值量、保值周期,并科学合理地制定套保计划。
“做期货最难也最重要的就是控制风险。”中大期货工作人员表示,“要想保值就切忌投机。”但事实上严格遵照这么做的企业却没有那么多。套期保值是为抵御风险,而期货投机则是利用期货价格本身的波动或者相关期货合约之间、期货与现货之间的价格波动赚取收益。当然,这样可能有大收益,也会有大风险。
出口信保来避险
嘉兴市外贸企业众多,通过出口信用保险来避险也是有效途径之一。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性工具,当前政府鼓励企业积极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企业应把握时机,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功能,更加稳健快速地开拓国际市场。
嘉兴本地的一名外贸企业主说,他就是通过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才避免了一笔巨大的损失。他的企业是美国一家大型家具生产及批发企业的众多中国供货商之一,近几年,这家美国公司对中国供货商大多采用赊销90天的付款方式,这种结算方式对供货商而言风险大,资金压力大,但鉴于其之前付款记录良好,且采购量大,供货商出于争取订单的考虑,也就接受此交易条件,他的公司也是如此。然而,到了2009年末,受金融危机影响,这家美国公司市场销售下滑,资金越来越紧张,开始对多家供货商出现不同程度的货款拖欠,种种迹象也表明,该公司的资金状况明显恶化,已经没有偿付能力。“我们嘉兴的5家供货商因为投了出口信用保险,获得了数千万的赔款,而国内还有多家供货商因为没有投保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不只是大企业,小型出口企业一样需要做好避险工作,据了解,目前小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还比较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嘉兴办事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有一种中小企业简易承保模式,出口额50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企业一样可以申请投保,且费率只在0.12%~0.6%之间,而原先中小企业参保费率一般在1%左右。
对于企业来说,需要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特别是要避免对大客户、老客户的盲信,加强收汇风险防范,也要及早关注买家出现的风险异动。同时,企业也可以积极利用信保资源,有效控制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