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建平
品牌导向型基地单元的产生背景——现代烟草农业理念的提出
烟叶生产产业化和基地化促进了厂办烟叶基地的发展,带动了烟叶生产组织形式的革新。但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在大多数烟区烟农心中已根深蒂固,再加之:一方面我国大多数烟区内耕地较为短缺,户均和劳均耕地稀少,近年来粮烟价格比又呈现出不断攀升之势,其他作物与烟草的争地趋势不断加剧,烟农积极性受挫,土地流转困难,直接导致厂办烟叶基地规模化种植的态势难以形成;另一方面,烟农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烤烟生产技术人员素质也不高,烤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烟叶种植布局不尽合理,烤烟质量和等级结构不适应工业企业品牌原料需求等等,这些在短期内都较难改变,所以笼统的烟叶产业化理念的提出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烟叶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的问题。
2007年1月,为切实加强烟叶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力度,国家局提出了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新理念。它以规模化种植为基础、以机械化作业为标志、以专业化生产为特征、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集中体现在高科技、高投入、高效益,代表的是信息化、专业化、市场化,其本质是经营烟农,核心是科学技术,基本形式是“一基四化”。现代烟草农业是烟草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新理念,这一科学体系具体指明了今后我国烟草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它我国是烟叶生产彻底实现产业化的必经之路。
品牌导向型基地单元的产生
2008年起,全国各大烟区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方针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现代烟草农业的统领下,紧紧围绕“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和“532”、“461”品牌发展战略总体的要求,大力开展了以品牌原料需求为导向,以基地单元建设为载体,以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基地建设、特色优质烟叶开发“四位一体”的要求为依据的品牌导向型原料基地建设工作。品牌导向型基地单元建设从根本上创新了组织模式,形成了工业企业“主动参与,深度介入”的共商深度合作的全新局面。品牌导向型烟叶基地单元建设与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相结合,基地共建、单元实施,真正实现了烟叶从“种什么买什么”转向“要什么种什么”,实现了基地建设从松散型、紧密型向品牌导向型的跨越。
品牌导向型基地单元的内涵
笔者认为,品牌导向型基地单元包涵两个“对接”。一是工业企业紧紧围绕“烟叶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农业生产现代化”和“定区域、定品种、定规模、定特色”这一中心任务和控制手段与商业企业紧密联系,参与烟叶原料质量的全程控制与管理,实现卷烟品牌与烟叶品牌的完美对接;二是商业企业(地市级烟草公司)根据工业企业卷烟品牌原料质量特色需求,根据辖区内实际情况将烟叶风格特色、生态环境条件基本一致的区域划分为烟叶生产、收购、调拨的基本单位(原则上每个单元规模为1.7万亩、5万担左右),制定一个生产技术方案,执行一套业务流程和标准,服务一家卷烟工业企业,实现品牌导向型基地与单元区划建设的完美对接。品牌导向型基地单元所包涵的两个“对接”正式其内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