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2月22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张传卫:用智慧“吹开”国际风电大门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从一个注册资金只有3000万元的民营企业,到生产出中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抗台风型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从首次出口美国风力发电机组,再到创纪录地首次转让印度风电机组;从依靠融资借贷筹集资金,到跻身美国纽交所、市值产值双双超百亿的国际化公众公司——明阳风电发展的整个历程仅仅花了不到4年的时间,被世界风电装备界誉为“神话”。

  □ 侯 隽 邹锡兰

  

  2011年1月18日,在“2010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颁奖典礼上,张传卫以明阳风电董事长兼总裁的身份,接受了人们给予他的厚重褒奖。

  

  风电赌局

  

  “风电的成就,就是一步棋的问题,早一步晚一步,快一步慢一步都可能会是不一样的棋局,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当年的坚持,用广东话来讲是喝到了‘头盘汤’,才让梦想变成了眼前的现实。”张传卫这样总结。

  “最初真的就是天天吃闭门羹,连人家的办公室都进不去。”张传卫回忆说,一向骄傲自信的德国人根本不相信一家中国民营企业能够从事这样一个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并存的产业。甚至一位合作多年的德国商业伙伴也诚恳地对张传卫说:“你准备好了吗?中国制造都是中低端产品,中国的企业也比较浮躁、缺乏稳健,这扇门真的很难打开。”

  但是执着的张传卫认为,公司已经掌握了成熟的风电变频器产业技术基础,具备了独立生产风机的能力,最需要解决的核心技术是风机设计问题,绝对不能走国内部分企业直接购买欧洲风机设计图纸的道路。

  凭着合作的诚意和产品本身的优势,张传卫终于敲开了第一扇大门。2006年,明阳风电与德国Aerodyn公司展开合作。Aerodyn是欧洲著名的风机设计公司,具有深厚的设计经验,明阳风电与对方签订协议,共同对1.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进行联合设计开发,而知识产权属于明阳风电。

  

  追风国际资本

  

  2006年,公司总产值就已经达到6亿元,并组建了广东明阳电气集团公司。但是张传卫意识到,很多广东的企业未能进入大产业、未能获得大项目,重要原因就在于融资模式上出了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有别于借贷等传统融资模式,因此明阳风电从出生的一刻,就和国际化资本连接在一起。”张传卫告诉记者。

  2007年8月16日,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抗台风型1.5MW风力发电机组在明阳风电下线,并于同年9月在粤电湛江徐闻风电场一次性投运成功,其间两次经历10级台风的袭击,安然无恙。国际化技术、国际化人才吸引聚集了国际化资本,吸收了来自意大利索法芙、美国凯莱等公司以及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美国美林银行的参股,同时瑞士银行、摩根士丹利、德同资本、深创投等国内外知名投行先后投资达17亿元。

  

  纽交所的中国风

  

  在明阳风电的上市路途中,张传卫展示了过人的精力与辩才。

  上市前两日,他在香港参加路演,会见了全球300多家机构投资者,回答了这些投资者各种各样近乎刁钻的提问,获得了包括索罗斯基金、老虎基金(朱利安·罗伯逊创立于1980年,是举世闻名的对冲基金)、加拿大养老基金和教师基金等世界知名基金的大额认购,最后IPO 认购率超过6倍。

  按纽交所上市“批准书”,张传卫原定敲钟时间预定在2010年9月28日-30日之间。在他的努力下,纽交所同意明阳风电在2010年10月1日上市,成全了一家现代中国民营企业在大西洋岸边向祖国献礼的心愿。“在明阳风电集团拿到的纽交所上市‘批准书’上,除了有美国自由女神的标志,还有一个‘功夫熊猫’举着火炬的图案,上面写着:中国来了!看到国旗在纽交所升起的那一刹那,我的泪水夺眶而出,为了等待这一刻,63个小时的不眠,奔波内地、香港、美国三地一切的努力和辛苦都值了!”张传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