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竞争的模式与市场需求和以前都已完全不同,商品的竞争力并非单一企业能够决定,而是由从原材料到产品完成并送客户手上的整个过程,也就是这件商品的整条供应链来决定。”南安市东南轻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辉彬谈起供应链对企业的重要性深有感触。“这几年,很多国外企业只抓住最核心的产品方向和市场,把其他非核心业务外包,借助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从而让产品更有竞争优势!”吴辉彬说。
□ 林维真
最近一段时间,南安市东南轻工有限公司、泉州帝鸿服饰、石狮帝牌男装、晋江康大鞋业、厦门墩峰进出口有限公司等企业先后实施新的供应链管理项目。专家分析表示,闽南企业已经开始注意到了供应链管理对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使核心业务更突出
在合作供应链理念的推动下,去年,东南轻工与厦门嘉晟集团确立了双方的分工和优势,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从今年开始扩大业务合作。“因为有了供应链模式的合作,我们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最核心的产品研发和生产中,今年我们的出口额目标是从去年的上千万元人民币上升至2000万元人民币。”吴辉彬说。
厦门墩峰进出口有限公司总裁黄艺表示,他们与建发股份、厦门国贸、厦门嘉晟等都有供应链方面的合作。在这些合作模式中,墩峰主要是将国外的资源进口到国内,国内的物流、仓储、报关等都由厦门嘉晟等企业提供解决方案。目前,他们公司业务重点在印尼、菲律宾等地的矿山,负责进行铬矿和镍矿的采购。通过供应链合作,企业可以将业务重心放到这些资源的采购上。
可解决“融资难”问题
除了让企业更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供应链管理模式在其他环节的价值增值也显而易见。
帝鸿服饰是泉州一家相当有规模的服装企业。该公司周经理表示,他们从接到国外订单到采购、生产、出口到收到货款一般要3至6个月,在这期间,企业要付出很大的资金成本。建立供应链方面的合作,可有效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如借助有关方面的信用,他们可以用订单换取融资,来提升整个供应链每个环节的企业竞争力。举例来说,一企业把500万元的订单给他们工厂,工厂向它的上游供应商购买材料,但是上游供应商要求一个月内付清材料款项,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工厂就可以拿着这笔订单向银行借钱。另外,根据市场预测,供应链核心企业可将以往交货后60天再付款的方式改为即时付款或提前付款,这样工厂就会有足够的资金去提前购买原材料,从而将原材料上涨的风险锁定在可控范围内。
“供应链金融就是为工厂提供现金流,避免订单规模扩大后,工厂因资金问题而无法正常生产。”厦门嘉晟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冬敏表示,目前,他们已与500余家供应商建立起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合作伙伴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需求。比如资金,众所周知,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中国一大现象。近年来有许多银行通过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信誉或担保,为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融资。
降低库存 减少风险
在国内服装行业中,内衣的库存周转率为两年周转一次,男装一年周转一次,女装是一年周转两次,但国际上最优秀的企业是一年周转12次。
“对于闽南的鞋服企业来说,整个供应链条中最容易发生风险的环节是对市场需求的预测发生偏差,这就会导致高库存。”企业赚钱与否关键在于利润有多少,而不是营业额达到了多少。有些企业由于盲目追求规模,手上有大量的库存,他们赚到的都是库存,结果被库存拖死。供应链还有一个主要风险就是采购生产环节的风险,比如,鞋服企业从下单到交货,一般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就必须承担额外的成本。
“供应链的合作可实现信息共享,帮助企业提前做好准备来避免和减少风险,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业内人士说,企业通过供应链方面的合作,打造一个供应链公共平台,这个平台可形成从产品研发、原材料采购、供应商选择、生产安排、运输统筹、清关商检,到分销执行等完整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背景阅读】
八成发达国家企业
采用供应链模式
有专家把21世纪的供应链管理称为“一场宁静的革命,它改变企业规模之大、影响层面之深,绝不亚于两百年多前的工业革命”。而亚洲供应链管理的鼻祖香港利丰集团主席冯国经曾这样形象地表达供应链的深层意义:“一条街上有两大零售商, 我看到的不是零售商的竞争,而是后面看不见的长长的供应链的竞争。”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发达国家中有近80%的企业放弃了纵向一体化模式,转向全球制造和全球供应链管理这一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十一五”期间,中国的物流增速保持每年20%的增长,而第三方物流的增速则达到23%。此外从物流成本和GDP的对比来看,我国的物流成本几乎是发达国家的两倍。
厦门物流协会会长杨名炎表示,供应链管理模式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但在国内属于刚刚起步。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建忠表示,国内的劳动力成本和本土市场优势正在弱化,企业不得不有效整合外部资源,提高供应链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