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10日,在山东淄矿集团亭南煤业公司召开的第三届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39项优秀科技成果、30项“小改小革”的主创人员共获得28万多元的奖励。“奖励技术创新的主创人员,对激励员工开展技术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该公司总工程师吕强说。
投产以来,该公司大力实施“科技兴企”、“科技兴安”战略,用科技创新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的“瓶颈”问题,支持矿井建设发展。
打好瓦斯治理“攻坚战”
“2010以来,我们采用聚氯乙烯管、瑞米加固Ⅰ号封孔等新材料和手动封孔泵封堵钻孔,有效提高了瓦斯钻孔的封闭效果。”该公司瓦斯抽采队队长李长森说。
作为高瓦斯矿井,亭南煤业把瓦斯治理作为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打好“攻坚战”。从技术措施上保障瓦斯治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严格落实“多打孔、严封闭、综合抽”的瓦斯治理措施,做到瓦斯应抽尽抽;先后建成了煤层预抽系统、回风隅角抽放系统、高位抽放系统,分别抽取煤层内、回风隅角以及采空区的瓦斯;对正在回采的综放工作面实行专人盯靠,对采空区及隅角气体及时进行循环监测和人工取样分析,掌握气体成分变化情况。他们针对施工中遇到的各种瓦斯治理问题,及时组织人员开展技术攻关。2009年施工201工作面顺槽瓦斯抽放钻孔时,将钻孔布置方式由“扇形”改为“平行”,解决了采用“扇形”布置时煤壁产生裂隙使空气进入而影响抽放效果的问题。他们还积极开展瓦斯抽采孔随钻测量定向钻进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成功完成了204灌浆巷瓦斯抽放钻孔施工任务,为今后实施区域瓦斯抽采打下了坚实基础。其技术创新项目《煤矿井下近水平千米瓦斯抽采孔随钻测量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获得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0年1~12月份,该公司共施工瓦斯抽放钻孔1900多个,抽放瓦斯1180余万立方米。
破解安全生产难题
最近,亭南煤业技术科技术员杜林每天一下井,就急匆匆地赶往204运输顺槽和204辅助运输巷,认真观测锚杆测力计、顶板离层仪的数据,为他负责的《复合顶板下矿压显现规律及支护参数优化研究》项目收集数据。“我们定期整理分析这些数据,从中找出复合顶板矿压的规律,以便于对二盘区巷道的支护参数进行优化。”杜林说。针对生产安全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开展技术攻关,破解技术难题,是转变煤炭生产方式、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为充分调动员工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该公司从技术创新项目的设计研制直到生产应用实行“一条龙”承包,并把效益与个人收入挂钩,使课题研究由过去的“相马”变成现在的“赛马”,极大地激发了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2010年,该公司技术人员先后完成了《高瓦斯易自燃煤层综放面安全快速回撤技术研究》、《厚煤层矿压显现规律对大采高支架选型影响的研究》等一大批技术创新成果并在现场推广应用,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善于借脑借智,开展技术创新研究与应用是该公司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他们先后与西安科技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等10余个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完成了20多项技术创新项目。对KJ216矿压观测系统软件进行升级改造,加强周期来压的预测预报及来压期间的顶板管理,为大型综放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及矿压数据的采集奠定了基础。与沈阳煤科院合作开展的大直径钻孔深孔预裂爆破技术,大大提高了放顶煤回采率,使面长仅有80余米的111工作面达到年产300万吨的生产水平。目前,该公司与西安科技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常州自动化研究所合作的瓦斯远程监测监控系统,被列入国家“863”科研项目,已进入运行阶段。该系统建成后,可实现远程安全生产监控管理。
近年来,该公司先后完成技术创新成果40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其中,采用基岩冻全深施工立井井筒技术在全国尚属首例,为我国立井基岩冻全深施工积累了建设经验和借鉴依据。 (刘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