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 月
学术界通常把管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经验管理阶段;第二阶段是科学管理阶段;第三阶段是文化管理阶段。而《心力管理》的作者刘鹏凯认为,在管理科学中,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管理世界一个层次、一个方面、一个发展阶段的认识,而管理对象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动态的。心力管理是从“物本管理”到“人本管理”的升华和具体化,是“人本”到“心本”再到“心力”的飞跃。
心力管理:内涵几何
心力管理是什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国内著名企业文化专家孟凡驰认为,大事必做于细,管理必成于精,形之力源于心之力,心力聚于文化价值。而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副院长、教授王成荣认为,“心力”是爱心、良心、诚心、感恩之心和智慧之心所形成力量。修好这种“心力”,就可以爱员工、爱顾客,诚信经营,感恩社会,感恩一切帮助你的人,不做亏心事,不赚不道德的钱;修好这种“心力”,就会以一种道德和智慧的力量,匠心独运,做实做精每一件事;修好这种“心力”,就可以掌握一种“心视”方法,在心中形成一杆秤、一座灯塔,因而能透视经营,透视人生,辨别美丑曲直,把握好自己前进的方向;修好这种“心力”,也可以将心比心,用己之“心力”,启动他人之“心力”,用个人之“心力”,启动团队之“心力”,用充满正面力量的星星之火,点燃推进企业发展的一团火。
作为企业家及作家的刘鹏凯先生于繁忙的管理中,注重体悟,善于思考,著述不辍。他不满足于做一个管理匠人,而是致力于成就自己为管理家,因而注重管理中的规律发现和理性思考。人心的培育于己于人于组织都是意义深远的大事。
2010年岁末,刘鹏凯的《心力管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是他的第五本管理专著。《心力管理》到底是怎么样的一本书?体现出作者对管理的怎样的内心感悟?在管理专家、咨询专家等专业人士眼中“含金量”又有几何?不妨先从作者的经历说起。
作者:写作使我对管理从认识到认知
据作者刘鹏凯介绍,他没有系统地学过管理学,上世纪70年代初,就从学校进入工厂,做个工人,当过干部,后来下海做起了企业老总,在企业这个大环境中践行三十余年,针对管理过程中层出不穷的问题,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思考,渐渐摸进企业管理的门槛,窥见其中无限学问,对管理这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有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这些认识和见解,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始知结衣裳,不如结心肠。从创业伊始的简单模仿学习,到如今的学习借鉴、思考创新,他服气不服输,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出差途中,每天清晨四五点钟,生物钟就敲醒他,与孤灯为伴,埋头读书写文章。他的文章,都是来自工厂基层的摸爬滚打,来自于和管理学家、企业家、作家的交流。
刘鹏凯说:我的作品都是几十年来在工厂管理实践的拾零、写真,平淡得像白开水,但出自深山老林中的清泉,无污染,能解渴,或许还有些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虽没有精深的理论,恢弘的篇章,但易读、生动而实用,希望对企业经营管理者亦或行政管理者有所启示和思考。
《心力管理》:心之所及,力之所达
《心力管理》汇集了刘鹏凯的企业管理25法,每法有理论更有实践,是刘鹏凯从心开始,用心做事,探索中小企业经营模式、方法、经验的成功总结。
在这本书的自序《我的心力管理之路》中,刘鹏凯将心力管理定义为:将企业员工的心之所及,转化为力之所达的过程;是将企业团队层面的意识培育转化为物质层面的生产力资源,并有效地进行集聚、发散和利用的过程;是不断引导员工在工作与生活中,善用其心,自净其心,消除恶心,增加爱心,发自内心,共同构建心心相印的和谐发展环境的过程。
作者刘鹏凯是一个迷恋写作、潜心管理的企业家,高级经济师,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化工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管理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文化建设专家组成员,大连市企业文化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心力管理”概念创造者。他长期致力于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研究与实践,笔耕不辍,在《中国化工报》、《经理日报》、《泰州日报》、《企业管理》、《经营与管理》、《江苏企业管理》等企业多家报纸、刊物开辟专栏,作品达300多万字。著有《黑松林,我的太阳》、《细节的响声》、《漫话企业细节管理》、《漫话企业文化管理》和《心力管理》。他的作品曾获全国企业文化理论成果一等奖、江苏省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泰州市“五个一”工程奖。同时,刘鹏凯所经营的企业在胶粘剂行业有着较高的知名度。
“心力管理”是对管理学的
创新和发展
这本书的出版,也引起了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贾春峰(著名学者,原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理论组副组长,中宣部原理论局副局长):“心力管理”这四个大字,令我的眼睛发亮,这对管理学的创新和发展,可是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意义啊!她彰显了两大魅力:一个是细节管理的魅力,另一个是心力管理的魅力。
艾丰(中国企业联合会顾问、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经济日报原总编辑):这是一本作者独特、内容独特的书。写企业家的书不少,那大都是别人写的企业家的事迹的书;企业家自己动手写书的人不多,因为他们每天可以说是“日理万机”,同时又承受着巨大的企业经营的压力,没有“闲心”干这种事;再说,有的人可能笔头也困难一点。本书像一本企业管理学的普及读本,用通俗流畅的风格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用心力管理企业,很值得一读。
达凤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原副院长):《心力管理》中的每一个管理法都是心力的凝结。关爱、友善、相互扶助,你来我往,良性互动,人与人和谐相契。我们民族的高尚情操在底层民众心中,在中国人的新征程中繁荣滋长。
高立胜(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哲学研究员、管理学教授):《心力管理》作者长期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其实战成功之精要在于“结合”二字,即他将古今中外管理理论成功地结合于企业管理实践,遍采古今中外管理之精华融会于一炉,更得其文化之精妙,为企业发展所用;然又不囿其法,跃闪腾挪,随机处之,唯实战所需是用。可谓“心力管理凸显大商道行境界,粘合文化彰显底蕴厚重特色”。
我非常欣赏《心力管理》所体现出来的独到的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