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去年以14.31%的跌幅位居全球股市年度跌幅榜的第二位,进入2011年以来,A股市场仍然占据全球主要股市跌幅的最前沿。尽管A股的下跌有着种种国内因素,但就整个国际环境来看,全球资金从亚洲等新兴市场向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回流也成为了A股必须面对的大背景。
亚洲股市表现整体低迷
根统计,截至1月25日18点30分,全球各主要股指2011年以来的表现排行榜中,A股市场5个主要指数均位列跌幅榜的前10位,而中小板指(399005.SZ)、创业板指(399006.SZ)、深证成分指数(399001.SZ)更是分别以14.40%、13.95%和8.12%的跌幅位列前三,沪深300指数(000300.SH)和上证综合指数(000001.SH)则分别以6.06%和4.65%的跌幅位居跌幅榜的第八和第九位。
占据跌幅榜第四到第七位的分别为印度孟买Sensex30指数、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泰国证交所指数和菲律宾马尼拉综合指数,跌幅也均超过了7%。
而占据全球主要股指涨幅前列的几乎都是发达国家的股指,西班牙IBEX35指数、希腊雅典ASE综合指数更是双双以超过9%的涨幅位居涨幅榜的前两位。法国巴黎CAC40指数、道琼斯欧洲50价格指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分别位居涨幅榜的第四、第六和第八位。
通胀压力高企导致资金流出
根据美国知名智库国际金融研究所发布的报告,2010年全球资金大举流入新兴市场经济体,预计全年有8250亿美元的国际资金流入新兴市场国家,而2009年这一数据仅为5810亿美元。
某战略智库研究员表示,尽管新兴市场国家仍是2011年投资热点,但此前上涨过度的国家将逐渐被国际资金冷落。资金将逐渐从亚洲估值过高的股市流出,而估值较低的国家将会流入更多资金。
新的一年市场对于那些股市涨幅过高亚洲国家的态度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在区域市场配置中,多家投行均下调了对印尼、泰国和菲律宾的资产配置比重。在他们的投资建议和市场分析报告中,这些国家的股票市场已经从此前的大量配置调低为减少配置,而此前估值相对较低的俄罗斯、土耳其,则调高了推荐评级。
随着亚洲各国通胀形势恶化,政策调控风险也开始与日俱增,各国央行此起彼伏的加息动作就是典型的信号。2011年亚洲新兴市场国家CPI指数普遍走高,这一趋势短期很难得到改变,亚洲各国的货币政策收紧预期大大加强。印度、印尼等部分国家的CPI已经处于较危险的水平,未来这些国家很可能有较大的货币政策调整。国际游资显然不能对此熟视无睹,今年以来,资金流出亚洲等新兴市场股市的迹象开始日益明显。
发达国家股市或迎资金回流
资金除了会在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发生配置转换之外,发达国家股票市场也将会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发达国家股市在经历了一年的资本流出之后,将会在上涨中吸引更多资金流入。摩根大通已将其美国股票市场资金配置占总资金配置的比重从50%上调至65%,而近期美国股票市场基金资金流入数据也印证了这种向美国股市增加资产配置的转变。
除此之外,国际资本也在进行着从低风险资产向高风险资产配置的转变。从美国国债市场中流出的资金,正流向股票市场基金和高收益公司债券市场。从最近几周的资金流动数据看,股票市场基金和高收益公司债券基金均持续资金流入。其中美国股票市场基金已经连续五周资金净流入,而此前一年中的大多数时间,美国股票市场基金都处于净流出状态。与此相对应,以道琼斯工业指数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股指今年以来的表现也相当抢眼。
(摘自《第一财经网》文/张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