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2月01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吉利联手富士康 电动车竞争加剧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邢 锐

  

  2010年以来,吉利集团似乎从不缺少新闻。自日前联手淘宝网开展网络营销之后,吉利又将和另一家知名企业结盟。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前获悉,吉利正在与富士康商谈合作事宜,双方一旦合作成功将在纯电动汽车方面展开合作,此举也被媒体解读为吉利欲抢夺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市场的尝试。

  

  电动车暗战

  

  吉利也看好电动车,但不是三五年内。有着和吉利同样想法的不止一家企业,长城汽车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他们始终认为眼下的电动车缺少足够的技术支撑,是纯粹的炒作。

  吉利集团公关总监杨学良对记者表示,电动车在三五年内能否有大发展目前依然是未知数。长城汽车副总经理商玉贵也认为,国内除了在电池方面具备优势外,电机以及电控系统与国外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国际巨头们也在觊觎这块看起来甜美无比的大蛋糕,大众汽车宣布2013年在中国生产纯电动车,日产也准备好了电动车聆风来分享美食,通用汽车的VOLT(沃蓝达)已经悄悄入华,最近听说宝马也准备为中国开发电动车,这些巨头们之前并不看好电动车,如今却纷纷转向,这的确加强了对电动车未来的良好预期。

  业内人士认为,吉利与富士康的强强联合意味着国内电动车的竞争已经悄然升级。

  

  天平向谁倾斜

  

  天平的两端,一边是吉利,一边是比亚迪,那个砝码更重呢?吉利在去年完成了三件大事,战略转型初见成效,完全收购沃尔沃轿车业务,还有就是多品牌战略完成,每一件的分量都是沉甸甸的。

  吉利副总裁刘金良坦承,吉利的转型有过困惑,有过痛苦,但吉利挺过来了。记者从吉利的总结资料上看到,吉利将转型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提升知名度,第二阶段打造影响力,第三阶段提升竞争力。  

  与吉利相比,比亚迪的电动车战略似乎更加给力,巴菲特的入股以及与戴姆勒的合作都让比亚迪在电动车领域显得超前一步。尽管电动车市场开发乏力依然是比亚迪必须要应对的难题。

  

  好戏还在后头

  

  事实上,尽管比亚迪在纯电动汽车方面一直高调,但整体销量依然未能占据2010年度总销量的1%。

  吉利尽管对于同比亚迪之间的电动车竞争信心十足,但却无法忽视比亚迪在传统动力车型上的遥遥之势,比亚迪在2010年销售了51.7万辆,这比吉利的41.6万辆可是多出了整整10万辆,吉利的增长缓慢和比亚迪的快速上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对于吉利的压迫之势,比亚迪似乎表现得很大度,“竞争总会有的。”业内人士称,比亚迪是表面从容,但内心焦灼,F3DM、e6仍然鲜见个人购买,这与王传福的预期有着很大的差距。最近,比亚迪传出消息称,e6将进军北美市场,虽然这一消息表面上看是比亚迪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行动,但也可以认为是电动车在国内市场艰难前行的无奈之举。

  “现在还无法确定哪一种发展模式能够脱颖而出。”杨学良表示,因此,吉利只是专注于储备此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