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 缪
茅台啤酒的自主创新实践,始终不渝地执行着一个体现时代人文关怀精神的质量文化理念:创造顾客价值,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因此,“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成为了茅台啤酒不懈追求向社会奉献高品位生活的一个品牌价值创新的“亮点”。
在常人视野中,市场上销售的啤酒,不论什么品牌,都是一种酿造简单、价格便宜的淡酒饮料,比较相互之间的品质品味,差别也大不到哪里去。
其实不然!
业内对啤酒品质品味优劣的评鉴有这样一个说法:大凡是优质啤酒,都有一种“品质共性”,即泡沫洁白细腻、酒体清亮透明、有明显的酒花香和麦芽香、口味纯正、协调爽口、“杀口力”强;而啤酒的风味口感最忌讳的一个缺陷,就是有“甜味”。
听说,在2005年的一次全国优质啤酒评选会上,业界专家一致认为,茅台啤酒不仅具有优质啤酒的“共性品质”,而且还具有一种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化”风味特征——“柔和,鲜爽,饮后还获得一种类似蜂蜜的回甜感”。
啤酒有“甜味”,往往是由于发酵不好,残糖过高。但经专家们检测,茅台啤酒的残糖指标又完全符合优质啤酒的标准。结论是:茅台啤酒饮后回甜风味口感的形成,既不是对原料含糖分解不好,也不是采用外加糖分,而是自然源于酿造水中蕴含的有益微量元素物质。此种品味口感风格,在名牌啤酒中堪称“独树一帜”。
常言道:“百味鲜为首”。喝啤酒,喝的就是“鲜爽”二字。
啤酒是一种品性变化多端的饮品。即使其品质再好、风味再鲜爽,如果在运输过程受到过度震动,或在储藏中由于受到强烈光照及高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都会产生风味衰减和品质退变的现象。因此,啤酒有明确的保质、保鲜期限;其中最难做到的,就是在较长的时间里保持其固有的风味新鲜口感。
至今在我国,很多品牌啤酒仍未跨过保鲜60天这道“坎”。在国外,即使是知名品牌啤酒,保鲜期也不过是90天左右。曾经有老牌啤酒生产企业在给自己的产品定位保鲜期时,就只含糊其词地说,“在产品市场距离厂家100公里以内,风味口感是一致的”。
茅台啤酒在2006年已达到保质400天、保鲜90天的高起点上,又成功跨越保鲜180天的极限目标,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技术创新。
也许,正因为啤酒生成的品性比较“矫情”的缘故吧!历来采用绿色、棕色玻璃瓶来灌装啤酒,似乎已成为一个无人问津的“禁区”。然而,茅台啤酒却敢为人先,全部使用透明的玻璃瓶来灌装。这意味着,茅台啤酒凭藉着自身具有的优秀品质,有充足的底气与胆略,在众目睽睽之下彰显自己的品质风范。
茅台啤酒公司总经理王巨波曾如是坦言:企业自主创新,实质上是一种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行为生产、社会关系生产的有机统一。因此,企业只有把生产者的精神创造融入、凝结在物质生产的全过程,才能使创新成果禀赋“以人为本”、“厚德载物”的文化意义。
悉心品味王巨波总经理的此番论道,不难得出这样的判断:茅台啤酒不懈追求奉献高品位生活的创新实践,正是企业和企业家在强烈使命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激励下,自觉生发的一种追求卓越的“内心冲动”。没有这种冲动的意念作为精神支撑力和行为驱动力,也就没有茅台啤酒充满活力的创新活动。
其内涵意义,亦如国际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所说,“谁能在原先只生长单叶草的土地上种出双叶草,那么他就要比所有思辨的哲学家或是玄奥的系统创建者更有功于人类”。
(下期请看茅台啤酒自主创新漫谈之四:《道法自然造就高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