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1月29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鑫福来:北回归线掘金密码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为圆健康梦,缀学捡破烂

  

  1993年,陈小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校园。生活的艰难,缺少营养,瘦小的陈小明经常被人看不起。这让他从小坚定了决心:我一定要健康,一定要让更多的人健康。

  为了实现“健康梦”,他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他发现周围的很多人捡废铁,废铁就卖到附近的炼钢厂。对于急于改善家庭现状的他,也加入了捡废铁的行列。

  17岁这年,陈小明雇佣了10个工人专门收废品。“产量”大了,他和当地私人炼钢厂谈独家供货,此后又入股钢厂。两年时间,他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赚到了70多万元。

  陈小明大获成功,之后,在邻镇又办起了两座小型的胚钢厂。由于不懂管理,三个厂的管理一片混乱。2000年6月,由于此前在选择新炉头师傅(炼钢锅炉的负责人)时的不慎,导致工厂爆炸。数年积累的200多万元瞬间化作乌有。这年他21岁。

  

  大梦方醒,踏上健康产业路

  

  陈小明决定去外面看看。2000年,他直奔有西部桥头堡之称的重庆。在这里,他开始了他的“健康梦”。

  那段时间,陈小明不断考察保健品批发市场行情。项目考察好后,接下来是租门面。

  “别看租门面也是一门学问。”陈小明很是感慨。在重庆沙坪坝三峡广场,当时有一家专营保健品店面。正好对面有一间门面出租。每天上午,他准时来到这间店面的对面,盯着附近的人流量,并不时记录着。一周后,他以6000元/月的价格租下了这间小门面,开了一家保健品专卖店。三个月后,实现了盈利。“我重新开始了!”这种成就感让他亢奋无比。

  开专卖店,让陈小明并不满足。他试着转型——做代理。选择了比较看好的几个保健品牌,一一和对方谈重庆的区域代理,很快达成合作协议。

  “我当时就招聘了10个多业务员跑区县市场,用地毯式搜索和当地零售商谈铺货。”经过半年时间,他的这种方式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完成原始积累

  大举进军健康产业

  

  2005年初,陈小明前往惠州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以当地惠东县的蜂蜜为首的丰富农业资源深深地吸引了他。当年7月,惠州市鑫福来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陈小明邀请上海保健食品行业的专家吴叶鸣先生负责产品研发。

  有了健康的理念,高质量的产品,鑫福来的产品知名度很快走红。2006广交会上当场订单达200万元。这大大出乎陈小明团队的预料,“我当时的预定目标在50万元,毕竟产品是首次推出。”“我们迅速组建了销售队伍,销售经理直接和经销商面对面交流。到目前,全国基本覆盖了我们的产品。”销售总监蒋海军介绍说。

  

  健康卫士,憧憬新的商业模式

  

  2006年,陈小明将鑫福来搬到洋纳工业园区,14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大大提高了生产环境。鑫福来在陈小明的团队协作下,做得顺风顺水。

  去年,经过惠州市农业局领导的牵线搭桥,鑫福来成功与广东省绿芝源蜂蜜合作社深度合作。“由于惠州处于北回归上,紫外线光照强,农产品营养价值高。保健品利用当地农产品的资源,做到优势互补,当地村民的收入也提高了。”惠州农业局赖建辉副局长告诉记者。

  有了好的原材料,有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陈小明相信,鑫福来一定会做大做强。“我们是北回归线上成长起来的健康卫士,健康生活馆可以将我们的健康理念带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这是我在健康产业梦想里,又一个新的挑战”。陈小明信心十足地称,“我永远相信:只要比别人更努力,明天,我们一定会成功。”

  (摘自《城乡致富》 雷祖波 海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