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1月28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泉州 兴起产业主题“博物馆营销”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许侨欣  

  泉州企业对营销手段的探索越来越深入,出现了一些表达自身品牌文化的新形式,其中,以产业为主题的“博物馆营销”开始在市场上兴起。记者了解到,水暖卫浴企业申鹭达股份有限公司在泉州投资兴建水龙头博物馆,传递着每一代人的用水方式,同时向世人传递了节约用水的环保信息。

  据了解,中国水龙头博物馆总投资约2000万元人民币,整个水龙头博物馆共由六大区组成,分别是大门口“百家姓形象墙”、“入口观景台龙潭”、“古代发展史”、“近代发展史”、“现代发展史”、“创想未来”。各大区之间相互呼应,一气呵成,完美再现人与水之间相依相存的文化与历史。此外,博物馆还收集整合人们所使用过的盛水器具、碾米机、石磨、织布、纺车、水轮等器具,通过这些器具让人们了解中国几千年来的用水文化。

  拼牌(中国)有限公司也打算筹建服装博物馆。筹建中的服装博物馆将围绕展示中国服装服饰的物品这一主要思路,恢复意义重大的历史场景,穿插闽派服装起源及对中国近、现代服装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研究成果,具体生动地演绎出中国服装文化发展的主题。服装博物馆并非仅单纯地具有展示功能。通过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的合作,未来服装博物馆将成为学生课余实践的一个试点,并成为企业现代服装设计汲取创意的途径。拼牌(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王建全认为,古代服饰文化可以成为企业创新的坚实基础,“吸收传统文化精华,把握时尚流行趋势,了解现代人的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精品”。

  业内人士表示,此类举措可以培育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发展,从打造百年品牌发展大计出发,使企业品牌接续历史文化脉络,提供文化依托,为企业竞争注入文化活力和精神动力,形成企业与文化的互补、互动。  

  【专家视点】

  博物馆“赢销”不能“离人”

  专家指出,企业竞争体现在从产品、管理、营销、科技到品牌、文化等方方面面,但竞争的最高境界无疑是文化竞争。从泛文化的角度看,产品、管理、营销、品牌竞争的本质都是文化的竞争。因为文化对品牌、产品的支持最为直接,所以大多数企业会首先从提升品牌、产品的角度入手,引入文化资源,博物馆便成为重要的选项。另外,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推动工业遗迹保护向博物馆化的方向发展,有助于带动转型期工业城市或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并通过对遗迹适度的开发,为老工业基地在后工业化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条可供选择的出路。再者,博物馆可以更好地落实“三贴近”和以人为本的陈列展示理念,通过场景复原或提供亲身体验,增进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