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1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莫让建议成“建议”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姚荣华

 

企业每年都要开展合理化建议的收集和评比工作,这本是一件好事,有利于引导员工立足本职,针对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出主意想办法,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这对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增强主人翁意识,推动企业健康稳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据在某企业从事职工合理化建议收集和评比工作的朋友介绍,近几年员工的合理化建议数量、质量呈现“双下降”的态势,每次评比只能在“矮个子里挑高个”。经笔者了解,原来是企业未能建立合理化建议的闭环机制,让建议成了“建议”。

合理化建议是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重要形式。试想一下,职工怀着提升企业发展质量的积极性、责任感,针对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提出建议,但企业在收集、评比合理化建议后,各类建议就如泥牛沉海、了无声息,员工关心关注的事毫无变化,必然会打击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

莫让建议成“建议”。企业就要建立健全合理化建议的管理制度,打通合理化建议的关键环节,构建“提出—登记—审核—落实—反馈”的闭循环管理机制。

根据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按照对安全生产、经营管理、降本提效、改革创新等不同领域进行分类登记、归口办理。例如,安全生产类建议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牵头评估,经营管理类建议由战略发展部或财务管理部负责对接,等等。

企业要对每类建议设定明确的办理时限,及时反馈可行性分析及推进计划。对于暂时无法落实的建议,要说明原因并记录存档,待条件成熟后重新评估;对于具有前瞻性但需长期推进的建议,纳入企业发展规划,明确跟踪部门和阶段性目标,让员工的每一条建议都能得到妥善回应,避免因处理笼统而导致建议“石沉大海”。

企业通过构建职工合理化建议收集、处理的闭环管理机制,能有效激发和保护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能有效落实相关部门职责,倾听职工建议,主动作为,切实将好建议变成好做法、好制度,从而充分发挥职工合理化建议的作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