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单旭泽 张丽 刘菲菲 井洪泉
晴日微风,在东营河77-斜12井测井施工现场,经纬公司华北测控公司河南项目部HBCJ203队队长王坤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施工。突然,活力十足的缆车变得动作缓慢无力——原来是液压发电机罢工了。
液压发电机是测井绞车的核心动力,现场协作的胜利测井修理厂反复检测调试,故障仍未解除。大家束手无策,施工停摆!情况紧急!
“快找樊技师问问!”王坤立刻拨通了樊雷华的电话。
50岁的樊雷华,是华北测控公司河南项目部的一名驾驶员技师。他精通驾驶技术和车辆维修、维护及汽车管理,别人不敢修的机器,他来修;碰到难题,他就领着大家排查解决。 怀揣绝活的樊雷华被大家戏称为“故障侦探”。这些年,他解决了众多的车辆故障和疑难问题,参与各工区车辆多项技术改造项目,如塔河工区的万米滚筒绞车改造项目等等。
不管是现场施工的难题,还是路上抛锚的急茬,谁碰上个解不开的车辆设备疙瘩,第一反应准是“快找樊技师问问”。樊雷华总是带着温和的笑意接过问题,有条不紊帮大家把难题捋顺,三两句就能把思路理得明明白白。交给他的任务,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有他在,大伙儿心里就有底。
当天,樊雷华正在陕西咸阳旬邑探区的东湾油田。接到求助,他迅速连接视频,对设备故障现象进行详细的“远程云诊断”。
樊雷华的眼睛紧盯着视频中绞车的部件,随着现场的防爆手机镜头,他像侦探一样,一环环逐项排查:是电压问题?电源线松?还是其他故障?从液压回路到电路接口,他层层拆解故障疑点,为现场人员清晰梳理排查步骤。
“找到了!”最终,他揪出了故障元凶,“液压发电机温度升高后,触发了两个电子扇同时启动,瞬时电流叠加导致峰值电流超过保险额定值,保险短路后散热器降温失效。”在樊雷华的远程指导下,现场人员逐项验证,最终成功排除故障。
王坤按下启动按钮,“嗡——”液压发电机欢快地运转起来,恢复了健康,现场爆出一阵欢呼声:“樊技师,还得是你呀!”
车辆维护管理,不只是“把设备修好”,更要在问题出现之前,就看懂信号、判断准确、保障施工,而樊雷华,就是守护这道关卡的“故障侦探”,他要做的,不是等待,而是出击。
为提升设备运行可靠性,他专程赶赴东营现场,对HBCJ203队的液压发电机系统进行全方位体检。针对线路布局不合理、部件老化等潜在问题,他主导制定升级方案,牵头实施线路改造,修改控制程序:让两个电子扇分时启动,避免瞬时电流叠加,降低峰值电流。
改造后的设备经过试运行,各项参数均保持正常,运行稳定性和施工安全性大幅提升,樊雷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右手在额头上撸了一把,一串沉甸甸的汗珠“啪”地被甩在地上。
凡是遇到复杂故障,他都会整理成经验记录下来:“故障现场是什么?”“每一步分析了什么?”“关键故障点在哪里?”同时每周组织大家分享,他把隐性经验变成可复制的方法。每次在处理故障后,他都会针对故障难点进行总结,形成高效的解决方案和处理流程。有谁遇到棘手的问题,都会向樊雷华请教。
樊雷华的“绝活”,不是天赋异禀,而是在日复一日的“望闻问切”中积累的经验,是在关键时刻“深挖到底”的执着,是把临场解题变成系统方法,把个人经验变成团队战术的担当。每一道工序的守护,每一次细节的坚持,都在为施工的安全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