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 方令航 发自浙江金华
在浙江省浦江县,提起张晓锋的名字,人们会想到两个截然不同却同样鲜明的身份:共赢建筑垃圾处置公司负责人,蓝天救援队、仙华公益救援中心带头人。一边是商海搏击、深耕循环产业的企业家,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抢占建筑垃圾处理市场先机;一边是风雨无阻、守护生命的救援者,身先士卒奔跑在公益一线,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体现了民营企业家精神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结合。8年来,他在两种角色间无缝切换,用商业经营的严谨赋能公益救援的专业,用公益事业的温情滋养企业发展的初心,在浙中大地书写了一段“以商养善,以善润心”的动人篇章。
商海逐梦 与大爱同行
11月初,秋意渐浓。一场横跨杭州桐庐、金华浦江、绍兴诸暨三地的生命搜救行动,让张晓锋的救援故事被更多人知晓。71岁的王明镇老人独自进山采药失联,山区夜间气温低至10℃,搜救难度极大。“老人在野外多待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接到救援指令,张晓锋立即停下公司事务,抓起救援装备就冲出了办公室。
作为经验丰富的救援队员,张晓锋深知监控线索对精准搜救的重要性。他主动承担监控排查任务,驾驶车辆奔波于三地交界的村落之间,跑遍了数十个监控点位,调取了近百小时的监控录像,他眼睛布满血丝,却始终保持专注,终于在诸暨塘坞村村口一处隐蔽的监控中捕捉到了老人的模糊身影。为搜救范围的精准划定提供核心依据,张晓锋多次赶到现场,协助无人机操作员巡察深山密林。张晓锋与队员一起冲在一线,有队员劝他:“张总,你公司那么多事,要不先回去休息一下,这里有我们呢。”他却摇摇头:“老人没找到,我哪能放心回去。作为企业主,我要管好员工、经营好企业;作为志愿者,我承担的是拯救生命的责任和他们家人的重托,两者同样重要。”
11月9日15时18分,搜救队员在桐庐新合乡的一处山坳里找到老人时,张晓锋和所有队员都松了一口气。这场耗时100多个小时的跨区域救援,最终以圆满结局落幕。
从创办浦江县七里建材有限公司、浦江县领航土石方清运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始,张晓锋参与并主导了浦江建材行业从传统砖瓦厂向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转型实践,实现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5年,他担任浦江县共赢建筑垃圾处置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专注于建筑垃圾的分类处置和生态建材生产,年处理建筑垃圾达50余万吨。
张晓锋抓住浦江县“三改一拆”政策机遇,升级生产线,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再生骨料,生产透水砖、荷兰砖等产品,资源利用率达95%,实现零排放和零污染。
新型建材产品在义乌、金华等地供不应求。2019年,他带领的公司获得“国家级建筑固废资源化最佳示范企业”荣誉,并收购原白马水泥厂的固定资产,完成企业的现代化转型。
三年疫情期间,张晓锋多次代表浦江县共赢建筑垃圾处置公司,购买数万元物资送到高速公路浦江路口和疫情防控点,为一线的工作人员送去温暖。2022年,张晓锋代表公司通过“亲青筹”平台捐赠5万元公益助学金,资助10名浦江县贫困大学生。
“不图名、不图利,一个企业老板天天参加训练做救援,图什么?”这是很多人的疑问。面对不解,他笑着回答:“创业的初衷是让生活更好,而做公益救援让我真正理解了‘更好生活’的意义。替百姓解难、保社会平安,这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幸福。在财富之外,公益救援是更有价值的事情值得我去努力。”
作为企业经营者,张晓锋将商业管理中的严谨态度带到了救援工作中。他深知应急救援容不得半点马虎,专业的技能和规范的流程是守护生命的关键。为此,他坚持参加每一次消防训练、山地搜救、水域救援等专业培训,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急救知识、地图判读、通讯设备操作等技能,现在已经是浦江公益救援队伍中的“老师傅”。
实现人生价值的双重升华
在救援队伍规范化建设中,他发挥企业管理经验,为基层救援组织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他建立队员技能档案,根据每个人的特长进行分组,提高救援效率;推动完善救援装备管理制度,确保装备存放规范、调用高效。“做企业讲究分工明确、流程清晰,救援工作更是如此,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救援结果。”张晓锋说。
8年来,张晓锋的救援足迹遍布浙中大地。无论是山林搜救、水域救援,还是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只要有救援任务,他总能第一时间响应。
在2022年的浦江“6·10”暴雨灾害中,他带领队员连续奋战36小时,转移被困群众20余人;在多次山地搜救行动中,他凭借精准的线索分析和丰富的搜救经验,帮助找到多名失联人员。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他参与各类救援行动40余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到800多小时。
记者问他,既要打理规模不小的公司,又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做公益,如何处理时间和精力上的冲突?张晓锋坦言:“累肯定是累的,但事在人为。我把别人喝酒打牌的时间用来训练增强体能,特别是每次参与救援后,看到被救者与家人团聚的场景,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这种累并快乐着的感受,也影响着他的企业经营。在张晓锋的公司里,“责任”与“担当”是核心价值观,近年来他和他的企业参与公益及慈善捐赠开支近30万元。他常常对员工说:“做企业和做救援一样,都要对得起良心,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张晓锋始终坚持诚信经营、绿色发展。共赢建筑垃圾处置公司严格遵守环保标准,通过技改,实现了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再利用,为浦江县的生态环境保护贡献了力量。“企业是社会的一分子,既要创造经济效益,更要创造社会效益。”在张晓锋的带动下,公司已有员工加入了公益救援队伍或社区志愿者组织,形成了“企业带头做公益,员工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张总常常告诉我们,能力越强责任越大。看到他那么用心地做公益,我们也深受感染。”公司员工小李告诉记者,现在大家都把参与志愿服务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张晓锋这样的企业家志愿者,是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中的重要骨干。他们不仅带来了专业的技能和资源,更用自身的影响力带动了更多人参与公益。”浦江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浦江全力推进社会救援队伍优质化建设,而张晓锋正是这些活动中的带头人和示范者。
在张晓锋看来,企业家不仅要追求商业上的成功,更要肩负起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力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一群人的力量是无限的。”张晓锋从自身做起,坚守公益初心,带动更多身边人加入应急救援队伍,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在浙中大地代代相传。
在浙中深山的救援现场,在企业车间的生产一线,在社区学校的宣教课堂,张晓锋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担当。金华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吴铭这样评价道:张晓锋用自己的实践告诉我们,企业家不仅可以是财富的创造者,更可以是爱心的传递者、生命的守护者。当商业的理性与公益的温情相遇,必将绽放出照亮社会的璀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