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梁瑞强:匠心练就穿透地层的“千里眼”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本报通讯员 单旭泽 刘新华

在广袤的塔里木盆地8000多米地层深处,隐藏的油藏如同难以破解的密码。然而,经纬公司华北测控公司新疆项目部有这样一位解码人”——他凭借一双练就多年的千里眼,在细微的岩屑变化中捕捉油气踪迹,在复杂的地层对比中锁定潜山界面。

今年36岁的梁瑞强,是经纬公司华北测控公司新疆项目部副主任师。扎根西北大漠14年,从地质工、操作工、地质工程师、录井队长,直到担任项目部副主任师,他坚持把录井技术钻透、学精、做细,为120余口井精准卡取潜山界面,成为最让甲方信任的华北录井人。先后获评经纬公司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华北测控公司劳动模范、优秀共青团干部。2023年,在西北油田第7届录井技能竞赛获实操+理论二等奖。

14年苦练内功

他在风沙中淬炼地层千里眼

来自甘肃的梁瑞强,就像家乡的那片黄土高原一样,质朴而坚韧。

2011年,刚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毕业的梁瑞强,一头扎进西北荒漠。他从最基础的地质工做起,岩屑描述、数据录入、仪器操作……别人觉得枯燥的重复工作,他却当成练功的机会。

岩屑是地层的语言,读懂它,才能找到油。为了提升岩屑描述的准确性,他常常在井场对比不同地层的矿物组成、颗粒结构,一观察就是几个小时。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录井人的眼睛,必须比尺子还准。正是这种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让梁瑞强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

2014年,担任录井队长后,他带领团队在塔河工区一口气干了8个月,连续施工3口井,在TH12378井和TH121126井,通过精细对比邻井资料,精准卡取潜山界面,受到甲方高度表扬。

在中国第一口特深直井——塔深5井,梁瑞强坚守456天。该井是中国石化部署在塔河油田的一口预探井,完钻井深9017米,刷新了亚洲陆上直井最深纪录。梁瑞强在实钻地层无邻井资料对比的情况下,较设计提前110米精准地卡准了地层,创造了录井直井最深、取心井段最深等多项纪录,取得了塔河区块深层风险勘探领域的地质突破,助力甲方实现塔河之下找塔河的希望。

慢慢地,梁瑞强的名字经常在钻井现场、甲方技术交流会、表彰会上被提起、夸奖。甲方只要听说有梁瑞强参与卡层,都说:华北录井梁瑞强作风过硬,技术过关。他的千里眼确实厉害,有他在,我们放心。

他的千里眼不是天生的,是在成千上万组数据中粹炼出来的。徒弟冯博亲眼见证了梁瑞强在录井现场的执着和专注。

14年与大漠为伴,梁瑞强用双脚丈量油气勘探的边界,用匠心打磨透视地层的千里眼。这双千里眼,既是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与突破,更是一颗匠心的千锤百炼。

15个经典案例

他用三精标准卡取大漠油脉

2023年初夏,在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且深1井井场上,梁瑞强和HB-LJ006录井队的队员们分析岩屑和岩心资料,为该井三开二次侧钻的关键施工环节进行严格把关。

精细岩屑描述,精心地层对比,精准卡取油层”——隐藏再深的油气层,在梁瑞强的千里眼中,总能被他用三精标准卡取大漠油脉。

这看似瞬间的突破,往往需要十年磨一剑的硬功夫。

只要接手一口井的施工任务,梁瑞强都要系统钻研潜山界面变化规律,持续总结优化区域施工经验,分区域完善卡层的施工模板,细化卡层工作流程,确保施工中能够钻进一段、分析一段、清楚一段、预测一段,进一步保障了潜山井的精准卡层。

SHB6-6X井卡层带班,他发现受侵入体影响地层,准确反馈信息,受甲方通报表扬;

S8-6井目的层带班,他落实岩性、对比地层,现场判断地层缺失非沉积间断而是断层所致,建议甲方侧钻,侧钻后测试出工业油气流;

SHB83CH井卡层带班,发现区域内均发育的恰尔巴克组上部标志层缺失,现场判断为断层所致,及时提前中完……

大家都说,录井队有了梁瑞强,短板面前就有强项,难题面前能出绝招。

其实,梁瑞强的强项和绝招,就是胆大心细。项目部经理蒋志刚评价道。

因为心细,梁瑞强才有底气,才敢胆大,才能通过千里眼穿透地层,掌握油气层的奥秘。他主导开发的多参数卡层预警系统,如今已成为西北工区的标准工具,将潜山界面卡取精度提升至±0.5米。

梁瑞强根据自己卡层中积累的经验,编撰《西北工区典型井卡层案例集》,里面15个经典的案例,正在成为录井队员们精准卡层的智囊库。这每一个案例,就是写在录井现场的文字,每一个字符都来自地层深处的灵感。

《案例集》记录的是责任,写下的是担当,描述的是精细,画出的是最美的奉献轨迹。录井队长代世伟深受其益。

120口优质工程

是与亿万年前时光胶囊的对话

SHB4-12H井场上,梁瑞强手中拿着一块刚刚从8000多米地层取出的岩芯,宛如一颗时光胶囊。阳光下,他专注地端详,仿佛与亿万年前的时光胶囊在对话,里面藏着数亿年的地球脉动。

SHB4-12H井开钻时,设计要求三开进入一间房组顶面之下4.00米中完,由于邻井良里塔格组资料缺失,无有效对比资料,录井队长心里有些打鼓。

梁瑞强上井后,带领地质人员对灰色表征的地层进行分析,细心地通过元素测定、构造图及地震剖面分析,他大胆推测,邻井是因断裂形成地堑,导致地层减薄乃至缺失,邻井灰色地层正是发育不完全的标志层。

经过细致的比对,梁瑞强在良里塔格组、恰尔巴克组顶界分别提前57米和44米的情况下,卡准了三开中完井深。后续测井验证仅一间房组2.5米,完全符合设计卡层要求,给录井队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课。

关键工序带班期间,梁瑞强认真把控每一项风险。在顺中2井取心带班期间,他准确识别工区内第一口碳酸盐岩潮道相沉积并取芯,测试出工业油气流,为甲方研究碳酸盐岩潮道相这一新储集类型提供了实物资料,也为录井专业录取该类储层提供了经验,受到甲方好评。

一身是铁,不如人人是钉。为了提升项目部整体技术力量,梁瑞强有了想法——把现场当课堂,把难题当课题。他编写《西北工区录井技术手册》,定期组织深夜课堂,对冯博、金弯弯、张伟洋等5名录井队长进行师带徒,指导培训RESFORM软件编制单井图、对比图。自编塔河工区前震旦系新近系岩心照片,组织共享学习讨论。针对SHB6-6X井钻遇设计外侵入体,作为案例,编制PPT,给工区内全员分享。

2024年,梁瑞强的脚步匆匆,却步履坚实:他参与了元素录井技术深化在西北和华北工区研究及推广应用科研项目课题;在42口井上积极推进新技术应用——元素录井分析技术、定量荧光技术、液面监测、钻井参数优化技术……

 2024年,他全年出勤293天,驻井带班、关键点技术支持53井次,完成录井资料验收47口井,优良率100%;卡取风化壳25井次,取心卡层8井次,层位卡准率100%;油气发现293层,累计厚度1625.46米,发现率100%;异常预报394次,准确率100%

7 梁瑞强(右二)指导队员们比对邻井资料,实现精准卡层。.jpg

●梁瑞强(右二)指导队员们比对邻井资料,实现精准卡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