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4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张金辉:医路廿载守初心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在蒙辽交界的广袤土地上,有这样一位医生,他从乡村小院的医疗点起步,怀揣着让乡亲们看病不再难的初心,用二十余载的坚守,在行医路上书写着医者仁心的动人篇章。他就是张金辉——国医文化传承委员会国医名师,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新联会会员,草原蓝哈达敬老助残志愿者协会康复部部长,一位把患者当亲人、把公益扛肩头的基层医者。

求学问道:

为精进医术,甘受奔波之苦

要给乡亲们看好病,光有热心肠还不够,得有真本事。张金辉深知,乡村医疗点条件有限,自己的医术还远远不够。为了提升水平,他给自己定下规矩:每年至少外出学习一到两个月,哪怕再苦再难,也绝不间断。

从辽宁黑水到湖北荆门,从北京的大医院到河南、河北的民间医馆,再到终南山寻访道医,张金辉的求学之路充满了艰辛。

迁址拓业:

从乡村到城区,把爱心撒向更广阔的天地

从乡村小院到正规医疗点,环境变了,但张金辉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没变。

在平庄,他制定了一项特殊的政策:对空巢老人、低保户、残疾人、残障儿童、抗战老兵、抗美援朝老兵,实行六免费”——上门问诊免费、药店取药100元以内免费、康复训练指导免费……这项政策推出后,每天都有不少困难群众来找他看病,张金辉从不推辞,总是耐心细致地为他们诊治。

为了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张金辉还成立了金辉公益基金会。十二脑村的40名孤儿、平庄地区的16名聋哑儿童,成了他重点关爱的对象。他定期上门为孩子们看病,每年六一儿童节和春节,都会带着学习用品、衣物和礼品去看望他们。时间久了,孩子们都亲切地叫他张爸爸元宝山区50名孤残儿童有个亲爸爸在当地传为佳话。

深耕不辍:

十年磨一剑,用匠心守护生命

上午坐诊,下午读书,晚上写笔记。这是张金辉多年来雷打不动的作息。从医二十余载,他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伤寒论》《黄帝内经》《金匮要略》……这些经典的中医典籍,他翻了一遍又一遍,重要的地方都做了标记,还写下了详细的批注。

十年来,他精读典籍、整理笔记,一共撰写了60多本笔记,摞起来有半米多高。这些笔记里,既有对经典理论的解读,也有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还有对疑难病例的分析。每看一次书,每写一篇笔记,都会有新的收获。张金辉说,中医博大精深,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多年来,张金辉不仅用医术帮助患者解除病痛,还不断总结临床经验,多次在全国权威医学杂志发表论文。20213月,他成为北京中科上医中医学研究院肿瘤课题小组研究成员;2022年,当选为国医文化传承委员会国医名师,这些荣誉,是对他医术和医德的最好认可。

(高彦庆 王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