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3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一机集团十分公司织密“质量网”数智进程再提升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图1一机集团十分公司:织密“质量网”数智进程再.jpg


讯员红 

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胜算。一机集团十分公司锚定“铸件合格率专项提升”“在制品实物问题排查”“设备健康体检”等七大核心维度,落地20项精准举措,在全公司范围内掀起“人人都是质量守护者”的热潮。从管理层到一线操作工,全员以极致匠心把控细节,用责任担当践行承诺,将“零缺陷”标准融入生产每一个环节。

班前会“案例课堂”

拧紧质量“思想阀”

清晨730分,一机集团十分公司砂型铸造车间内,工长杜玉涛手持两件铸件样品,开启了班前会的“案例教学”。“大家仔细看,这个铸件只因浇注温度差了5℃,表面就出现砂眼,不仅要投入人力物力返工,更可能延误客户订单交付,损害分公司口碑!”他指着不合格铸件的砂眼位置,话语恳切又有力。这样的“现场教学”,在质量月期间成为各车间班前会的标配。生产例会上,副经理李爽带着最新质量数据报表而来,“铸件合格率环比提升2%”“客户投诉量下降15%”等亮眼成果,为全员注入强劲信心。

老经验碰撞新设备

破解质量“卡脖子”难题

“过去靠肉眼检测,一天下来眼睛酸涩,还常出现漏检情况。如今借助三维光学扫描仪,铸件尺寸检测现已能精准到0.1mm,大幅提升了检测效率与数据可靠性。”划线员小孟看着运转的新设备,难掩欣喜。为了攻克铸件气孔、砂眼难题,一机集团十分公司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组建质量攻坚队。团队聚焦钢水浇注温度与速度关键环节,从1520℃逐步细化至1515℃,最终锁定1512℃最佳参数,成功突破工艺瓶颈。此举让某装备铸件合格率从92.5%飙升至97.8%320件濒临报废的铸件“重获新生”,直接为分公司节省成本18万元。

设备“健康管家”

守好质量“第一道防线”

“铸造设备精度直接决定铸件质量,绝不能让‘带病’设备上岗!”生产准备室主任宋文慧带领检修团队,手持点检表奔走于各铸造车间,对464台生产设备、检验检测设备及工装器具开展全方位“健康体检”,每一项指标都逐一核对记录。“设备就像人,日常保养到位,才能稳定运行,质量才有保障。”宋文慧一边为设备张贴“健康档案”标签,一边介绍。标签上,检修时间、故障类型、维护建议等信息一目了然,便于后续跟踪管理。经过系统检修,设备故障率从3.2%降至1.1%,每日稳定运行时长增加2.5小时,为连续生产筑牢“硬支撑”。

溯源排查“回头看”

堵住质量“渗漏点”

质量检验室里,副主任马建峰带领团队埋首梳理2024年以来的铸件质量归零档案,桌上的铸件缺陷报告、整改记录堆积如山。“铸造行业质量问题易反复,必须严格按照‘双五条’归零标准,对每一个气孔、裂纹问题的整改措施逐项复查,确保问题不反弹。”团队成员仔细核对整改报告中的“根本原因分析”“预防措施”,不放过任何细节。与此同时,技术指令落实情况复查同步开展,检验员深入生产一线,对照技术文件核查关键参数,确保技术标准精准落地到每个铸件。

数字化追溯系统

打造质量“智慧中枢”

“以前查询一批原料检验报告,得翻阅多本台账,至少花费15分钟。现在扫码就能查看,2分钟搞定!”成品仓库内,库管员朱娜娜手持手机,扫描原料包装上的二维码,原料批次、检验结果、供应商信息瞬间在屏幕上呈现。这套质量追溯数字化系统,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生产环节,操作工扫码记录生产数据;成品出库时,每件产品都贴上专属二维码标签,客户扫码即可掌握生产全流程。此前,某客户反馈一批产品存在轻微瑕疵,市场营销室通过系统1分钟锁定生产该批次产品的设备、操作工及原料信息,技术室迅速制定整改方案,高效化解危机。

从班前会的“案例警示”到车间里的“技术攻坚”,从设备的“全面体检”到系统的“数字赋能”,一机集团十分公司将质量意识深植全员心中,把质量举措落到生产实处。十分公司将持续巩固“质量月”活动成果,建立质量提升长效机制,让“零缺陷”成为生产常态,以过硬质量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