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3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从“跟跑”到“领跑” 北重集团北方股份交出亮眼成绩单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5-1 图1矿用车总装生产线.jpg

矿用车总装生产线


郭新燕 王晓婷

“十四五”开局之初,北方股份许下壮志:不仅要让中国造矿车驰骋世界,更要以绿色、智能之姿,领跑世界。如今五年期满,当初的目标已变为现实,北重集团北方股份完成多重跨越: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智能装备,从国内市场主导转向全球化布局,从“卖产品”转型为“全生命周期服务”,综合实力完成跨级跃升,完成了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华丽转身。

这份亮眼成绩背后,制胜的“密钥”是什么?

市场突围:从“产品禁地”到“中国面孔”的全球化跨越

在澳大利亚MTW矿山,红土漫天飞舞,NTE360A电动轮矿用车正轰鸣穿梭,这些“钢铁巨兽”已经在这里日夜奔忙了三年,交出这样高水平的成绩单:单车平均工作小时数已超1.3万小时,当前车队平均可动率达到96%,年平均工作小时数超6300小时,成为当地矿山运输的“效率担当”,更打破了矿山巨头品牌对澳洲高端矿用市场的长期垄断。

谁能想到,这片被业界称为“矿业皇冠明珠”的土地,曾是中国装备的“禁地”。长期以来,澳洲矿业市场被矿车巨头品牌牢牢垄断,准入标准严苛:不仅要通过ISOAS双重国际认证,还需要符合新南威尔士州的本地法规,从性能精度到操作舒适度有着极高要求。

“以前这里的矿车,不是德国标就是日本标,中国车想进来?难!”北方股份营销公司国际部副总经理杨哲回忆起三年前的场景,还带着几分感慨。

改变的序幕,始于北重集团北方股份研发中心里一场持续100天的“攻坚战”。为了让NTE360A适配澳洲高端市场,研发人员在整机动力匹配、舒适性、定制化、澳洲标准符合性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反复打磨产品。

NTE360A卡车是我遇到的卡车中,对NSW(新南威尔士州)标准符合性最好的卡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工程师协会主席Dominic的评价,道出了产品的硬实力。

MTW车间经理Warwick竖起大拇指称赞“北方股份卡车质量稳定、服务专业”,这则是北方股份矿用车站稳国际高端市场的另一关键因素。

这份认可的背后,是近10亿元订单的重磅落地。这是北方股份首次向澳洲高端市场批量交付电动轮矿车,也是“十四五”国际化战略的关键一役。

五年前,北方股份的国际销售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市场,转折始于公司精准锚定“一带一路”机遇,与中国五矿、紫金矿业等大型集团深度绑定,从“单打独斗”变成“抱团出海”。

截至“十四五”末,公司国际销售产品覆盖69个国家和地区,在纳米比亚,北方股份的矿车服务于中企旗下的铀矿项目,成为当地矿业发展的“主力军”;在刚果(金),市场持续扩大,矿车出勤率保持在90%以上;阿联酋等5个新市场的成功开拓,更让“中国智造”的名片在全球矿业愈发鲜亮。

技术破局:从“技术追随者”到“标准制定者”的创新攻坚

2024年,由北重集团北方股份申报的“电动轮矿用车电驱动系统关键技术及整车集成研制”项目,斩获兵器集团2024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初评一等奖——这把“金钥匙”,不仅打开了制约我国电动轮矿用车发展的“缺心少脑”瓶颈,更让“中国智造”在高端矿山装备领域迈出了自主可控的关键一步。

曾几何时,矿用车电驱动系统是我国装备制造的“软肋”:技术依赖进口、核心部件受制于外,“断供”风险如影随形,成为阻挡我国掌握整车集成核心技术的无形之“枷锁”。

为打破这一困境,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科学家培养人才、北方股份矿用车总体技术设计人员董志明带领团队踏上“解锁”之路,为了突破一个参数,团队要做上百次甚至上千次试验;为了优化动力匹配,他们泡在实验室里连轴转。正是这份“较真”,研发团队实现12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完成进口电驱动系统的完全国产化替代。

产品的不断创新迭代源于北方股份对创新投入的极致坚持。近年来,公司研发的投入强度持续攀升,真金白银的投入化作攻关利器,催生出令人瞩目的创新效能。98%以上的科技成果产业转化率与50%的新产品贡献率,让技术构想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现实。

依托自主核心技术,北方股份创新开发出45项专利支撑的100400吨级全系列电动轮矿用车,相关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彻底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为“中国智造”解锁了关键“密钥”。

“十四五”期间,北方股份在绿色化转型赛道上,掌握了纯电动矿车整车研制技术,突破了氢能源矿车集成与大功率氢电池应用难题,构建起“纯电+氢能+混动”的多元动力矩阵,为创新装上了“加速器”。

截至20256月,北方股份累计获省部级科技奖8项,授权专利184项(含发明专利51项),主笔起草的国家标准填补矿用车无人驾驶安全要求空白,更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领军企业”,实现了从技术追随者到标准制定者的角色转变,让中国矿用车技术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了“话语权”。

数智赋能: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工厂”的蝶变

在海螺水泥数字化矿山的作业现场,5台无人矿卡精准衔接装载机完成物料转运;千米外的远程操控室内,工程师轻点屏幕,即可实时调度矿车。

这一幕,正是北方股份“数智化转型”的生动缩影。“十四五”期间,公司全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给研发、生产、管理、服务都装上了“智慧大脑”。

作为国内首个建材类矿山无人驾驶应用的“幕后推手”,北方股份以TR100AT智能改装矿用车为起点,成功驶入数字化转型的新蓝海,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无人驾驶矿车批量应用的企业。

在国家能源集团准能矿区,自动运输系统精准匹配采矿节奏,运输效率提升20%;海螺集团、西藏巨龙铜矿等矿区内,近400台无人驾驶矿车正高效运转,推动传统“粗放式”开采转向数据驱动的“精细化”运营。

数字赋能是北方股份实现数字化破局的核心动能。20204月,北方股份联合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我国首个矿车智能化中央控制系统成功运行,同期上线的行业首创远程健康诊断服务平台,更让矿车管理实现“千里眼”式管控。从安全预警到油耗监测,从维保计划到动态调度,全流程数字化替代了过去的人工巡检,将车辆故障率降低30%

生产车间的变化更是翻天覆地。北方股份拥有世界第三大矿车生产车间,机械轮矿车车厢智能焊接线、电动轮盘制动组装线等4条柔性生产线高速运转,机器人焊接精度达0.1毫米,较传统工艺效率提升50%;数智化建设更贯穿全流程:基于MBD的协同设计平台实现“设计—制造”无缝衔接,CRM系统让客户服务响应速度提升40%,管理驾驶舱实时呈现生产、销售、运维数据,推动决策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说话”。这种“生产智能化+管理数字化”的双轮驱动,让北方股份具备了年产千台矿车的能力,也为行业树立了智能制造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