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廖建 廖光明) 笔者10月27日获悉,在西南油气田公司召开的2025年档案史志工作会上,川西北气矿荣获2021—2024年度档案史志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这是气矿连续第三次斩获该荣誉。近年来,气矿档案史志工作始终坚持“夯实基础、争创一流”的核心思路,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提升服务效能,凸显出“四新”,为气矿高质量发展发挥了档案史志的支撑作用。
担当作为,夯实档案馆藏“新基础”。提前介入,主动协调,先后完成《剑阁天然气净化厂2023年适应性大修》等100余个工程竣工验收、《双探108井建设工程》等15个工程专项验收工作;下发通知,跟进催办,每年提前完成管理类档案的归档工作;克服困难,沟通协商,妥善解决1993年—2007年历史遗留的财务档案归档工作。通过一系列举措,气矿实现了各类档案“颗粒归仓”。4年来收集整编各类档案36872卷(件),当前气矿馆藏档案达207174卷(件),数量创建矿以来历史新高。
潜心编研,展现史志年鉴“新作为”。构建“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的编纂工作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不断细化工作举措,认真把握“收、编、审”三个关键环节,切实提升了年鉴编纂的效率和质量。收集环节做到全面掌握,充分挖掘反映气矿发展的特色与亮点;编纂环节反复打磨,确保文字表述精准、逻辑清晰;审核环节实行“三级审核”,层层把关内容质量,杜绝错漏问题。4年来《川西北气矿年鉴(2022卷、2023卷、2024卷、2025卷)》均做到了当年编纂当年出版,提前实现了“一年一鉴”的工作目标,为气矿留存了完整、翔实的发展史料。
创新举措,激活档案史志“新效能”。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能力,率先利用协同办公平台开展档案借阅网上审批,打破传统线下借阅“签字难、流程长”的壁垒,让档案从“静态存储”变为“动态赋能”。4年来借阅利用档案16000余卷(件),为气矿高效勘探、老井挖潜、安全生产、绿色发展、经营管理提供坚实支撑。在年鉴资料征集中,依托协同办公平台,实现资料征集的“通知下达、资料上传、单位审核、编志审查、合格完成”全流程全链条,并新增“预警提示”和“逾期通报”等功能,通过协同办公平台较以往大幅缩短了征集时间。
防控风险,守住档案管理“新防线”。将档案安全摆在突出位置,构建“物理+技术+人员”三重防护网。在借阅室和阅览室安装视频监控,与档案库房监控视频信号一并引入到办公室,可以实时查看与回放,达到追踪溯源目的;定期组织开展档案库房着火、有害生物侵害等应急演练,提升了在异常状态下的应急处置能力;严格执行档案查阅、借阅审批制度,坚决杜绝档案信息泄漏风险;开展档案库房安全专项检查,强化档案日常运维管理,模拟喷放测试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功能,更换档案库房防火阀,“八防”安全措施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