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何勇

会场一景。
2025年10月15日,西昌钢钒炼铁厂焦化分厂与维修中心召开了一场意义深远的专题会议:“共商安全管控难题,携手筑牢安全防线”。会议由炼铁厂焦化分厂厂长主持,参会人员包括分厂化产组、炼焦组、点检组、原料组的主管领导及安全员,安全室、设备室相关人员,以及维修中心经理、炼铁作业区主任、安全员和班组长等共计20余人。会上,双方坦诚交流,梳理出58项安全管控问题,并当场达成共识,明确了整改时间、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为后续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会议不仅是问题剖析的平台,更是合作共赢的起点,标志着安全管理从“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的转型,旨在通过双方深度交流协作,为攀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安全难题凸显
合作势在必行
在钢铁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的基石。西昌钢钒炼铁厂焦化分厂作为核心生产单元,近年来面临设备老化、作业复杂度增加等挑战,安全风险日益突出。维修中心作为设备日常检维修保障部门,同样承受着人员不足、任务繁重等压力。双方在日常工作中暴露出的58项问题,不仅对职工健康构成威胁,更影响生产效率和设备稳定性。例如:炼铁厂焦化分厂提出的50条问题中,涉及会议录音缺失、安全管理人员配置不足、风险研判执行不到位等系统性漏洞;维修中心补充的8条问题则聚焦备件缺失、检修计划混乱等实操瓶颈。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成本攀升。
该分厂厂长强调,安全无小事,必须从源头治理。通过跨部门协作,我们整合资源、共享智慧,将“被动应对”转为“主动预防”。维修中心经理也表示:“单靠一方力量难以根治顽疾,唯有携手才能破局。”这种共识为会议定下基调——以问题为导向,以合作为引擎,共同绘制安全管控新蓝图。与会人员通过案例分析、数据展示,深入剖析了问题根源,为后续整改提供了精准靶向。
深度剖析问题
揭示管理短板
会上,双方提出的58项问题,每一项都反映了当前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这些问题源于日常作业中的实际痛点,显现出管理缺陷、关键问题、风险成因、潜在风险等方面的不可控因素。
炼铁厂焦化分厂指出,维修中心班前会、周安会的录音未按要求发送至指定群组,“四统一”要求形同虚设,导致安全信息传递断层,存在人员配置与作业规范漏洞、技术保障与监管手段不足、现场管理与文化建设缺失、资源协调与计划优化瓶颈等50项问题。
维修中心提出的8条问题直指资源矛盾:检修计划下达前未确认备件或条件,导致时间浪费;车辆检修信息不准,浪费人力;生产操作失误增加非计划工作量。建议集中办票、提前制作备件,以提升效率。这反映了跨部门沟通不畅,点检组与维修中心脱节,信息未共享,导致加班频繁等问题。
共识与整改
携手绘制安全新图景
针对58项问题,与会双方达成多项共识,体现了务实与创新。整改计划以“时间表+责任人”形式落地,确保可追溯、制度优化与强化执行:维修中心负责人承诺每日转发风险研判和班前会、周安全会议录音文件至焦化分厂工作群,并增设安全员每日检维修现场巡查频次;同时,推行“集中办票”机制,缩短票据办理时间,由安全室监督落实。
焦化分厂厂长在总结中表示:“此次会议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整改措施将纳入年度安全考核,确保闭环管理。”维修中心经理补充:“合作破除了部门壁垒,未来将建立定期联席机制。”与会各组主要负责人、安全员及维修中心班组长反馈:“共识让我们看到希望,资源优化将减轻负担。”
筑牢防线
共创未来
西昌钢钒炼铁厂焦化分厂与维修中心的这次会议,以“问题为导向”,以“合作为桥梁”,不仅解决了58项安全难题,更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安全管控机制。通过制度、资源、技术、文化的多维度整改,将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跨越。正如焦化分厂厂长所言:“安全是发展的底线,合作是破局的钥匙。”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协作,将会议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为职工筑牢生命防线,为攀钢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此次会议,不仅解决问题,更是安全管理机制的创新——“当部门壁垒被打破,安全防线便能坚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