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艳钗 程欣
中国石化河南油建公司在工程建设中,始终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工程建设全流程,通过打造标准化绿色工地、闭环管理施工固废、强化水土保持等多项举措,全力做好施工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施工生产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形成“生态优先、绿色施工”的完整闭环,为守护施工沿线绿水青山贡献了石化力量。
绿色工地标准化
打造无尘无烟施工环境
在大牛地气田天然气乙烷回收工程建设中,河南油建公司积极响应中国石化绿色企业标准化工地建设要求,按照“四区分离”原则,将该工程划分为项目办公区、仓储区、工艺预制区及施工区域,建设智能化标准工地,配置VR实操体验区,实景模拟现场作业环境,打造集办公、培训、会议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在施工现场配备洒水车、喷雾车,进行不间断洒水降尘,施工区域全面覆盖防尘网,有效抑制和消除施工现场作业扬尘。新配置一套环境监测系统,实现PM2.5、PM10、扬尘、噪声、温湿度等数据自动监测,同时,委托检测单位对挖掘机、装载机等场内机动车辆进行污染物排放检测,确保设备尾气达标排放。购置电焊烟尘收集器,防止烟尘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降低员工暴露于烟尘中的风险,保障员工健康。
固废管理闭环化
筑牢黄河生态屏障
“防腐作业时,一定要注意油漆罐不要落地,每道口涂刷补口油漆前下面都要铺垫防渗膜+毡布防止滴落污染,尽最大可能保护沿线生态环境!”河南油建公司洛阳—新郑航煤管道工程HSE总监牛桂春在现场检查时,提醒防腐操作人员。
由于工程位于黄河流域,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防止建筑施工垃圾影响土地种植,项目团队创新实施“五不落地”工作法,做到防腐材料不落地、废料不落地、油污不落地、工具不落地、垃圾不落地。与有资质的第三方固废处置公司签署协议,规范处理施工固废,采用“定时清运+应急处置”双机制:每日定点清运油漆罐、包装盒、涂刷滚轮等固体废物放置到固废堆放点,由第三方固废处置公司每周固定清收,截至目前已处置油漆罐等固废6100多个,一次性涂刷滚轮、涂料搅拌棍等固废3000多个。
在生态修复方面,项目团队主动排查周边农田隐患,针对受到雨水冲刷的侵蚀地带,制定水保措施,通过加固边坡、修筑排水沟等,防止农田进一步遭受侵蚀。
油库建设绿色化
构建环保新标杆
在北海油库T211罐项目建设过程中,河南油建公司从垃圾分类、围挡管理、绿色施工三个维度,构建环保施工场景,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
做好垃圾分类管理,划定生活垃圾专属区域,配置绿、蓝、黑、红四色分类垃圾桶,分别对应厨余、可回收、有害及其他垃圾,通过醒目标识与专人引导,确保施工人员规范投放。同时,单独归集金属构件、塑料管材等施工废料,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垃圾总量。采用蓝色标准化围挡封闭施工区域,隔绝施工干扰,在围挡上张贴“当心触电”“禁止入内”等标识强化警示,周边配套排水格栅,及时导排雨水,避免积水污染。
在噪声控制上,高噪声作业集中在白天,且采用低噪焊接、切割设备;优化利用水资源,定期喷灌灌区草坪时,优先使用雨水收集系统的回收水,减少自来水消耗,为同类项目绿色建设提供了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