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拂过岷江之畔,掠过青城山麓,将一片片金黄的银杏叶轻轻托起。10月16日,成都这座承载着千年巴蜀文脉与现代科技活力的城市,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盛会——四川西部北斗地理信息产业管理有限公司与成都天合绿意中医药科技研究院举行了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这不是一次寻常的握手,而是一场古老智慧与前沿科技的深情相拥;这不是一纸简单的协议,而是一曲“北斗照耀健康之路”的时代序章。当北斗科技的“天眼”凝望大地,当中医药的“仁心”守护生命,两种看似迥异的文明脉动,在“健康中国”的宏大叙事中,找到了最动人的共鸣点。
秋日盛会:科技与人文的交响
由四川省大健康产业协会、成都市大健康产业协会联合主办的这场仪式,不仅汇聚了行业专家、企业家、媒体代表,更吸引了无数关注大健康与科技创新的热切目光。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服务社会”,四川西部北斗地理信息产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四川省大健康产业协会、成都市大健康产业协会执行会长兼执行秘书长刘莉在致辞中如是说。作为扎根西部的地理信息领军企业,该公司早已将北斗系统应用于智慧城市、应急救援、生态环保等广阔天地。然而,他们并未止步于“北斗科技”的辉煌,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柔软、更深远的领域——人的健康。
“我们深知,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人民的美好生活。”这句话,如一粒种子,落在了在场每一位参会嘉宾的心田。在“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的今天,公众对健康生活的渴望,对中医药养生的回归,正成为时代最强音。而中医药,这一中华文明的瑰宝,其“治未病”“整体观”的理念,恰与现代科技的精准化、智能化趋势不谋而合。
于是,一场“古为今用、科技赋能”的探索,就此启程。
智慧赋能:当北斗遇见本草
签约仪式上,双方宣布将围绕“北斗+中医药”核心理念,开启创新路程,前进的道路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科技画卷,令人神往。
成都天合绿意中医药科技研究院院长熊燕飞从公司情况、行业发展、产品应用、产品功能、成果展示等五个方面,对华西AI中医智能项目进行了全面介绍。熊燕飞院长认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为中医药防治策略提供了科学支撑。“科技+中医药”的模式,可以让沉睡的古籍“活”起来,让传统的智慧“走”出去,为践行“健康中国”提供了更多的蓝本。
星火燎原:从签约到启航
这场合作,远非资源的简单叠加,而是一次跨学科、跨领域、跨技术的深度融合。它标志着北斗技术从“硬科技”向“软服务”的优雅转身,也彰显了地理信息产业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的担当。
“我们承诺:以科技守护健康,以创新传承文化,以实干践行使命。”致辞中的誓言,如钟声回荡。这不仅是企业的承诺,更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在后疫情时代,公众对健康的关注度空前提升,而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慢病管理、康复养生中的独特优势,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
而四川,这片孕育了三星堆、都江堰、大熊猫的土地,也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数字经济与大健康的深度融合。此次合作,正是四川创新活力的生动体现。未来,双方将携手构建“政产学研用金”一体化产业生态,推动“北斗+中医药”成为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样板。
诗意栖居:科技与人文的共生
仪式结束时,窗外夕阳如金,洒在成都的天际线上。一座城市,既拥有高铁飞驰的速度,也保有茶馆慢酌的温情;既能在实验室里攻克技术难关,也能在中医馆中调理身心。这,或许正是现代文明最理想的模样——科技与人文共生,效率与温度并存。
当北斗的卫星在苍穹中默默运行,它不仅在记录地貌的变迁,更在见证一个民族对健康的追求、对文化的传承。而今天,这颗“星”终于为中医药的复兴,点亮了一盏灯。
将来,当人们在山间采药、在家中养生、在医院就诊时,背后都有北斗系统的默默守护。科技不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有温度的陪伴;中医药不再是遥远的记忆,而是可触可感的生活方式。
赋能健康:共赴星辰大海
签约仪式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但它的意义才刚刚开始延展。这是一次启航,一次对“科技赋能健康”的坚定承诺;这也是一次回归,一次对中华文明根脉的深情回望。
正如致辞中所言:“只要心怀理想、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北斗产业园区与成都天合绿意共同合作的精彩答卷。”
携手并肩,共同迎接北斗园区照耀健康之路,天合绿意辉映川西大地,科技与人文共舞,传统与未来同行。这不仅是一场签约仪式,更是一场关于生命、文明与未来的,共同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