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矿利用智能管控云平台能一键智能巡检,在短短的时间内查到设备自投用以来的所有故障及检修、更换记录,准确锁定设备隐患。
姻 本报通讯员 倪小红
“Ctrl+A”“Ctrl+C”“Ctrl+V”……电脑上的“Ctrl+”快捷键是我们得心应手的办公小助手,不同的组合会实现不同的便捷操作,帮助我们高效地完成工作。而在黄陵矿业一号煤矿,每一位“一矿人”都手握专属“奋斗快捷键”,他们以“Ctrl”为基,用“+”号叠加责任、智慧与创新,激发出争先向前的昂扬状态,奏响了煤矿高质量发展的新乐章。
“Ctrl+F”——查找
筑牢安全“防护网”
“出炭不出炭,关键看机电。机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是煤矿生产的核心保障。过去,井下巡检依赖人工弯腰查接线盒、蹲点听电机声响,不仅一天下来工作人员腿肿腰酸,还难以排查隐藏隐患。现在有了智能管控云平台,‘一键巡检’就能把数字孪生矿井里的设备状况看得明明白白,特别是在设备隐患排查方面,平台具备精准‘查找’隐患的能力,找准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提高隐患排查的精准性。”黄建军是机电队的高级技师,28年来一直从事机电维修工作,提起智能管控云平台系统应用,他一脸自豪。
智能管控云平台将设备工况、环境监测、安全状态等18个业务系统、902个功能点、21个生产重要场景、18000多个信息点在数字孪生场景中全息可视,快速完成井下关键地点的全方位巡检,并自动生成巡检报告,巡检的时间更短、范围更广、数据更真,形成了高科技条件下的矿井巡检新模式。
智能管控云平台能在短短的几秒钟内准确锁定设备隐患,对全矿设备故障大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各类故障,快速测算出每台设备出现同一故障的频率,分析出不同地区设备故障的特点,准确诊断出每台设备的健康问题,为检修提供参考,对症下药。
如今,智能管控云平台已成为一号煤矿的“安全哨兵”,它让巡检时间从“小时级”压缩到“分钟级”,覆盖范围从“局部区域”扩展到“全矿全域”,数据精度从“估算值”升级为“精准数”,真正实现了“隐患排查无死角、安全防控有底气”。
“Ctrl+G”——定位
数智赋能“助提升”
“这里是主运输系统的智能化集控中心。经系统定位监测发现,北一二部主运输皮带506号皮带架托辊高温,请检修。”清晨8点,皮带队检修工王耀峰的对讲机里传来主煤流监测系统的预警提示,他拿起工具包,朝着指定位置快步走去,这样的“精准派单”,如今已成他工作的新常态。
近日,在主运输系统智能化集控中心,4个大屏幕、36个模块小分屏实时监控着井下运输系统的装载点、驱动部、储带仓等关键点。当画面中出现大块煤矸石、锚杆、输送带跑偏、输送带撕裂、输送带架倒架、滚筒超温等异常情况时,系统自动生成的绿色方框会圈住异常点,对主煤流运输系统的输送带煤量、异物、堆煤以及跑偏进行识别和分析,对实时煤量进行识别及报警,对皮带上的煤流量、皮带运量进行统计,对危险区域闯入、输送带轴承以及滚筒超温进行监测,实现了全煤流管控区域的视频检测、隐患的智能报警。
“以前安排2名巡线单趟就得1个多小时,现在这套系统能智能识别皮带运输过程中转载点堆煤、皮带异物、大块煤、人员进入危险区域等异常行为,及时报警并联动控制,检修工不用再‘瞎转悠’,跟着报警提示‘靶向检修’就行,实现从人工跑腿向‘数字跑腿’的转变。自系统投用以来,主运输系统的故障处置时间缩短了60%,巡检人员减少了一半!”说起这个“智能”帮手,皮带队队长牛占海喜得合不拢嘴。
“Ctrl+O”——打开
水文监测“安全阀”
“水文在线监测系统监测结果显示,当前一号泵房水涌出量达到79m3/h,涌水量增大了40m3/h,系统分析是近期连续降雨增多导致……”10月12日刚上班,地测部防治水主管吴昊打开水文在线监测系统,将监测到的水位、涌水量等关键数据和分析结论同步发送给矿调度室和机电队,结合系统分析结论给出针对性防控建议,从源头规避水患风险,确保高效稳定生产。
近期,陕西地区秋雨开启“超长待机”模式,持续降雨给煤矿防治水工作出了道难题。一号煤矿充分发挥水文在线监测系统的作用,构建起覆盖井上井下的立体化水患防控网络,实时追踪矿区降雨量变化,动态掌握地表河流流量波动,精准监测矿井主要含水层水位走势;对井下各涌水点水量、主要水仓排水流量进行24小时不间断管控,通过数据实时传输、异常自动预警,拧紧连续强降雨条件下的“安全阀”。
该矿建立“专人巡查+设备运维”双重保障机制,安排专职人员定时巡检,严格按照规定时间间隔记录降雨量数据,对水厂配套的排水泵、管路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与维护,提前更换老化部件、调试运行参数,确保设备在高负荷排水状态下始终稳定运转,切实将水害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技术监测+人工防控”的双重加持下,目前一号煤矿井下各水仓水位均稳定控制在警戒水位以下,所有涌水点保持平稳状态。
“Ctrl+-”——缩小
降本增效“精算盘”
精打细算,细水长流,一号煤矿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以“缩小”成本损耗、“放大”资源效益为目标,在降本增效上打出“组合拳”。
走进一号煤矿的物资超市,陕煤物资商城采购系统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的各类数据,构成了覆盖物资采购、库存管理和设备运维等环节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网络。自系统投用以来,这套系统持续发挥“数据卫士”作用,成为一号煤矿降本增效的“数据中枢”。
一号煤矿积极应用陕煤物资商城采购系统,通过“大数据+商务智能+移动互联”技术,对上万种材料、物资和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可实时追踪查询使用地点、投用时间、库存等信息,使物资计划、采购、运输、到货、验收、库存管理等实现全流程高效透明,做到每个环节都清晰可查,实现“一站式采购”和“一键领料”,既减少中间环节的时间损耗,又避免物资流转中的“跑冒滴漏”。1至9月,该矿通过规范物资采购减少非必要投入2835.77万元,集采商务谈判98次,累计节约采购成本968.87万元。
“光靠系统还不够,得让闲置物资‘活’起来!”供应部副部长刘喆指着仓库里的货架说,他们同步开展“清仓利库+规范处置”专项行动,把长期闲置的设备、配件分类建账,比如将淘汰的掘进机截齿修复后调配给掘进队备用,把多余的电缆整理后用于井下临时照明,1至9月份调剂复用物资价值超300万元,库存周转率提升了40%,实现了“物尽其用、账实相符”。
从“Ctrl+F”到“Ctrl+-”,一号煤矿以创新思维重构“奋斗密码”,用科技赋能、精细管理、责任担当,为煤矿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一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