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梁子波
今年以来,中石化胜利工程公司钻井液技术服务中心将精益管理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以化学剂全流程一体化运行优化提升为重点,瞄准“研、产、销、服”等核心环节,把企业发展“堵点难点”变成攻坚创效“爆点”。
研发破局,从只“注重创新”到“双向奔赴”。中心加强实用、市场导向。首先补齐研发团队短板,优选现场技术人员加入研发组,定期交流汇报,让科研不再“闭门创新”;强化能力提升,每季度开展实验操作、现场处理技术比武,细化培训方案,从“基本功”到“创新力”全面赋能科研人员;健全激励机制,出台《产品产业化科研成果转化专项激励方案》,把“转化成效”和奖励挂钩,彻底激活实用性、市场性研发动力。
提效生产,用“技改+规范”破解效率瓶颈。中心通过技改降本增效,给乳液聚合物生产线装乳化均质泵,乳化时间缩短60分钟;把聚丙烯酰胺干粉造粒系统升级为双螺旋,堵塞减少,省时90分钟;优化降失水剂工艺,每釜出料快60分钟。规范保安全提质量,投产新产品前,组织技术、生产、安全人员全流程梳理风险、交底;制定设备“五步法”操作看板,编制《员工培训计划》,让操作有章可循,产量提升明显,安全质量实现双优。
拓市销售,多管齐下打通内外渠道。中心建强队伍,明确销售分工,严格考核激励,团队执行力显著提升;优化流程,按“成熟产品/新产品”分类制定订单——供货流程,明确各环节责任,保障“销得好、供得上”;破局渠道,9种自产产品列入公司优势产品,集团优势产品从4种增到7种,内部互供渠道全通;还牵手中曼、维欧等合作伙伴,探索中海油市场,完成中海油供应链注册,投标两个项目,树脂产品进入中海油考察视线。
服务闭环,全流程规范筑牢客户信任。中心建立客户反馈机制,制定订单管理、生产质控、销售结算、回访回应的全流程办法,8至9月现场回访28口井,满意率达100%,快速响应客户诉求;分类加强客户链接,针对井下作业公司、胜利采油院、江汉工程等不同客户,组建专属生产运行服务小组,全流程对接;推进“拳头产品”现场试用130余吨,获得钻井公司较高认可。
胜利工程公司钻井液技术服务中心通过全链条精益改善,化学剂业务成功“质变”,实现从“破局”到“先进”的跨越。产品端5个“拳头产品”落地,投产合格率达100%,从“靠两类产品撑场”到“多品类齐发力”,实现多种全合成化学剂产业化。市场端内部渠道全通、外部市场突破,与江汉工程、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先后新签合同28份,框架金额2.26亿元。